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内容摘要: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理论界回答时代的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教育技术?下一步学校教育信息化怎么搞?本文介绍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观----“生命环境观”,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为了创造学生和教师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引言
当前,由于中国入世、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将加快,其显著的趋势有:
1、部分城市和地区将宣布实现“校校通”工程。
2、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将从原来扮演“配角”成为“主角”,即所有学校课程都将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信息技术将是所有课程的一项基本要素。[1]信息技术向课程的渗透与整合将会有重大突破。
3、千千万万教师的参与是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与国家新课程标准培训将会结合在一起,成为各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至今日,已经越来越深入到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密切地关系到每个学校的发展。由于教育信息化涉及到人力、物力和资金的大量投入,是关系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方向的重大举措,必然会引起教育理论界、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会提出和思考“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如何认识教育技术?”等根本性的问题,需要正确的理论去引导教育信息化的实践。
当前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研究来自基层的困惑,有助于我们思考下一步学校教育信息化怎么发展的问题。
有的学校和地区花费了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入建设校园网、城域网,但是教育信息化的“大手笔”投入并没有带来人们热情期望的提升教育质量的高回报,大部分学校的校园网使用率很低。
不少地方从1997年以后就搞全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求教师人人会用计算机和网络,有的地方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人人必须会制作课件。但是,大部分地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仍然处于“观摩课”阶段,很难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被普遍使用。
多年来,尽管各地的教育技术实验特别强调“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更新教育观念”,“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但是,人们发现,近年来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并未改变学校的现状,现有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仍然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师们习惯于“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学习,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发展的情况依然存在,有的地方还十分严重,课堂教学改革难以突破应试教育桎梏。
许多走在“校校通”前列的学校和地区,开展了网络时代学与教的改革实验,引进和学习新型教学模式,如“研究型学习”、“网络探究型教学”、“协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等,却发现,我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了新型教学模式的模仿与借鉴,而忽视了思想深处的理念和价值观的改变,学校课堂教学应用这些新型教学模式与现存的教学体制特别是考试评价体系存在着冲突,这使得热心于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人们陷入了困惑之中。
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向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触及到所有参与这场改革的人们思想深处的价值观的变化,这就是“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2]
二、教育信息化:关注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活动
教育信息化下一步将怎样发展?从国内外发展的趋势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从以“物”为中心(关注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资源库等等),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具体说,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将教育信息化的这种发展观称为“生命环境观”。“生命环境观”强调教育信息化“以人为本”,突出“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站在生命的层次上研究和处理教育信息化的各个要素。
为什么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要提出“生命环境观”呢?
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看,这是当代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特别是信息能力的教育,这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3]
从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我们观察事物的方法“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4]今天,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从关注“物”的技术环境的思考方式上升到关注“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的思考方式,就从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上明确了我们在做什么。
从国内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来看,当我们考虑教育信息化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人们在反思,为什么我国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和应用教育技术的努力总是难于跳出“灌输式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囹圄?这可能有多种复杂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如果从教育理论自身来看,有没有不足的地方?过去,我们的教育学和教学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认知活动,教学的内容是经过课程教材编写者选择和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课堂教学活动以完成教学大纲和计划为主要任务,教师备课和教学设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的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这些教育学的基本观点被我们普遍认同,在师范院校的课程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中作为基本原理被学习,人们很少去思考和质疑它。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潜意识影响,我们在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各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利用、以及网络时代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中,往往着眼于知识传递和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设备、软件、操作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人,“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他们在课堂内外自己选择资源、自己在原有的社会文化和知识背景的条件下进行意义建构的独立的、个体化的过程。”[5]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新的时代对一代新人的社会需求促使教育理论正在发生一场新的变革。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传统的教育观提出了质疑:“特殊认识论”局限于教学活动本身,把学生的课堂生活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孤立起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活动,这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6]“以学科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多年来的灌输式教学致使学校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为了改变目前基础教育的这种状况,必须在继承“教学特殊认识论”的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走向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来重新认识课堂教学。
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专家叶澜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课题“新基础教育”,把基础教育看作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形成了以“生命观”为核心的现代教育观念体系,并在全国部分省市的大规模教改实验中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和参与。2001年,我们在上海市闵行区进行区域性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研究,尝试将教育信息化与新基础教育改革相结合,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发展思路。实践表明,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树立“生命环境观”,能够使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工作者更清晰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科学地调整实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策略,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服务于促进学习,提高师生的生命活动质量。
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基础教育相结合,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存的观点看待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师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应用了计算机、网络、课件或网络探究等新型教学模式,核心问题是看是否尊重了学生和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提高他们生命存在的质量,这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从“生命环境观”来看教育信息化,把人的发展放在教育信息化的中心地位,将涉及到教育信息化的若干环节的反思和重构,例如,学校如何去为学习者的学习生活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有关的过程与资源,教师怎样在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具体说,课到底怎样上?怎样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怎样按国家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活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生命环境观”的思路,我们更深刻地感到,教育信息化应该建立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之上,教育信息化考虑的,首先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人的教育,这是我们发展教育信息化的一切努力的出发点,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最终归宿。当前,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的应用,需要从过去更多地关注电脑,转向关注人脑,着眼于为师生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化环境。
三、教育信息化研究视野的转换:以人的发展和生命质量为中心
过去,我们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思路,是从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认为信息技术是导致人类社会实现第三次飞跃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将导致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也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
今天,用“生命环境观”来思考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则发现仅仅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视角来考虑教育信息化问题是不够的,因为“21世纪将造就一个新的时代,这不仅靠科学、技术的显性变革与发展,也需要来自人类在更广泛和深刻意义上对自身命运与发展的关注。”[7]网络、计算机、资源库、教学模式等等只是教育信息化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而教育信息化最有活力的要素是人,是以生命活动方式存在的学生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关注核心应该是人而不是物。
“教育以人为本”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教育理想,从孔子到苏格拉底,从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到布什总统的教育计划“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o Child Left Behind),[8]人们一直追求着尊重学生、促进人充分发展的完美的教育。当代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潮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力求在教育活动中做到“科学”、“人文”与个性化的“创造”的和谐统一,强调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整体性。[9]
众所周知,我国发展电化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南国农教授主编的《电化教育学》创立了由“七论”(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管理论)构成的理论体系。[10]美国AECT协会发表的教学技术1994年定义,从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全面界定了教学技术的理论与实践。[11]这些宝贵的理论是我们进行教育信息化实践的财富。今天,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运用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近年来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新情况,走向“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