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这个契约应当保存在成长记录袋中,同时教师也要保存一个副本。当小组学习契约达成后,学生就可按照契约进入讨论与学习的具体阶段。对一份 “学习契约”要进行多次反思,在开始阶段,就要反思学习契约呈现的时间进度是否合理;进行一段时间后,则要反思学生当前的学习进度和水平如何、教师和家长的作用是否得到发挥、学习契约应做哪些调整,等等。
三、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课程计划
在我国课程改革实践中,长期以来学生并未得到真正重视,他们只是被当作课程改革的对象,很少有人去了解和倾听学生对课程改革的感受和意见,更不要说在改革方案中采纳他们的建议。这种课程使得学生对课程改革缺乏理解,不仅不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且会影响我国课程改革的进程。研究表明:即使是很小的儿童也对课堂公平、学生评价等学校生活的重要方面,有着比较成熟的看法,这些看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学生如何参与课程发展呢?对此,协商课程将提供有效参考。
协商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课程与学习计划的制定,这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活动:自备一些能够获得的学习资源 (如图书、图片),自主确定一些个人或小组的学习项目或目标,在学习活动或进程方面提出建议,和教师一起安排学习期限与学习契约,提出可能的评价方法的建议,提出内容修改或扩充方面的建议,协商解决某种特殊情境下可选择的学习方案。
在我国传统的课程评价中,评价标准基本由教师制定,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评价而没有任何发言权,这就容易导致评价标准缺乏合理性与公正性,难以使学生认同评价结果,从而无法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改进和促进发展等功能。而在协商课程活动中,评价标准往往由师生依据专题和学生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并且可以随着教学活动的进展而进行调整和完善。
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事实上仍是一种漠视教师主体的被动专业发展,这种模式强调集中而有计划的理论培训与课程学习。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改革这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确立教师个体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协商课程可以使教师形象实现由 “技术熟练者”向“反思性实践者”的转换,从而使教师摆脱被动的“专业化”状态,而真正步入自主性发展的轨道。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