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同样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能够提供的相关条件和技术手段都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首先,以使用公用财政资源为基础的高中和高等学校在录取学生时,必须坚持公正的原则,这就要求考试内容和相应技术必须满足公正原则的要求。从目前我国所掌握的考试技术看,人们还没有找到能在较短时间里准确地评估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成熟的技术和方法。
其次,在人情文化日益严重、权力寻租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的情况下,任何缺少明确标准而依赖人的主观判断的考试方法和技术,都容易成为人情和权力寻租的借口,从而损害国家教育的公正形象和国家考试的公信力。教育毕竟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在使用新的考试或评估办法时,必须仔细权衡改革的整体代价。
评价技术资源的匮乏,使期望以评价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很难在短时间里取得成功。长期负责我国高考工作的资深人士杨学为指出, “ 从理论上说,考试能考各种能力,而高考所能考的能力十分有限 ” ; “ 我国高考由于竞争激烈,若没有大纲或命题超纲,可能使学生负担更重,不可取,但若拘泥于大纲,则可能使考生的能力得不到训练,本应是训练的能力却被异化成死的知识,学生的头脑充满了这种死知识 ---- 这是学习负担重、创新精神差、能力低的重要原因 ” ; “ 随着中学教学水平的提高,考生水平的提高,试卷的绝对难度必然是 ‘ 水涨船高 ' ,这促使学生不断努力,从而不断提高考生的知识水平,但同时会使考生始终处于紧张之中,冲击德、体,迫使一些学校采取不正确的方法去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加重了考生的负担 ” ; “ 自科举至高考,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上述 ‘ 弊端 ' 是选拔性考试的必然结果,是解决不了的 ‘ 绝症 ' ,是解不开的死结 ' ,不要把克服 ‘ 弊端 ' 作为高考改革的目标,不是说 ‘ 弊端 ' 是解决不了,而是说考试解决不了 ” 。这进一步说明,改革的目标是理想的,但通达理想目标的道路和举措必须依据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条件。因而,只有坚定确立改革目标与各地现实教育资源相一致的改革观念,才能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效、有序扎实地进行。
三、坚定确立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人的社会化两种功能的基本观念
世界教育改革似乎始终在关注人的发展和关注人的社会化之间左右摇摆,而它们各自依赖的理论基础 ---- 人本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又在长达上千年的争论中难分伯仲。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发展是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而帮助尽可能多的个体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又是理想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另一方面,人是在社会文化的滋养下实现发展的,健康地完成符合主流社会要求的社会化过程既是年轻一代融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期望。因此,过分关注单一目标的教育改革由于违背教育的基本功能和年轻一代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都难以成为长期而稳定的主流教育方式。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世界教育改革正是沿着辨证地处理人的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路线行进的。
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许多学校及家长、教师无视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客观规律,长期盲目地加大学生课业负担,致使学生身心不堪负重的情况下提出的。因此,在改革的初期,强调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凸显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倡导教学的趣味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是必须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味强调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而忽视按照公民的标准帮助学生健康地实现社会化过程,也是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普遍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学校忽视道德教育;教师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很低;学生道德发展的水平、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的能力普遍低于社会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和期望。
笔者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实现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方面发生了严重失调,单一强调实现一种功能的改革思路并不能全面解决我国基础教育的问题,反而会使人们对改革的目标和路线发生怀疑。因此,应当坚定确立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人的社会化的两种功能的基本观念,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努力寻找能同时较好地实现教育的两种功能的改革路线和策略。
要实现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至少不能忽视以下两个原理:其一,人的社会化是逐步发展的过程,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人自主选择、决定和权力不断增长的过程。现在有一种盲目的倾向,即在人本主义的旗帜下,不分学生的年龄特征,夸张性地强调学生具有与成人一样的权利,而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化是一个学生能力、权利和责任,即社会化水平逐渐增长的过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成人教育 ( 成就人的教育 ) 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因为如此,学校、教师和家长帮助年龄较低的学生选择学习和社会化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路线是必须的,也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当然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成人代替学生进行选择,而是帮助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主的选择。
其二,人的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和社会文化的滋养下 ( 即在社会化中 ) ,实现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而人现实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又是其今后实现更高水平社会化的基础。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说过: “ 在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人的一切高级心理过程 ( 言语的思维、逻辑的思维、随意注意等 ) 都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和借助语言实现的。 ” ① 由此可见,那种不考虑社会环境以及学生社会化发展水平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而简单强调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观点是十分幼稚的。当然,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好的身心发展水平做基础,其在社会化方面的发展水平也一定是有限的。在这一方面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等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令人信服的。根据上述两个原理,我们可以找到能同时较好地实现教育的两种功能的第二种改革路线和策略:研究并制订不同年龄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两类参照标准,并以此为重要依据,选择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其中,应首选并特别重视有利于帮助学生同时实现上述两类发展目标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