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水写生课教学方法的改革(1)
2017-09-14 04:52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山水写生课教学方法的改革(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摘要:山水写生课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国画
内容摘要:山水写生课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国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由于课时安排较少,较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从美术史知识的讲授、临摹传统绘画、现场写生、汇报展示四个方面对如何教好这门课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 键 词:山水写生 教学方法 改革
石涛说过“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实际就是主张对景写生,为创作收集素材。山水写生是中国画教学的重要环节,课时通常安排为2—3周。由于课时较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认真选择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这样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对于中国画专业的学生来说,艺术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学生的艺术品位。郭若虚曾说:“人品既已高,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生动不得不至……不尔,虽竭巧思,止同众工之事,虽曰画而非画。”①由此可以看出,自古画家就非常重视“人品”,注重艺术素养的提高,它决定了画家的艺术品位,直接影响画面的“气韵生动”。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内容翔实的课件,主要内容是每个历史时期典型的山水画家的作品和画论。教师在课堂上,边播放课件边讲解。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教师讲授的内容图文并茂,教学重点、难点一目了然,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容易调动起来。在这个环节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很重要,前后知识结构要连贯清晰,逻辑性强,要使学生对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清晰的认识,系统地掌握山水画的理论。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的理论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为以后的临摹环节做好理论准备。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临摹古代优秀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在中国画教学中,临摹研究传统绘画的经典作品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可以通过临摹,寻根探源,在鉴赏中获得感悟,在临摹中掌握技巧。南朝谢赫“六法”中就有“传移模写”一法,可见古人对临摹的重视。教师在为学生选择临摹作品时,应以传统山水写生的作品为宜,如沈周的《东庄图》等。在这个阶段,学生临摹不能拘泥古法、泥古不化,不能一味追求形似,更要追求神备。学生在临摹过程中应当注重“临、读、鉴、悟”。“临”则手擒眼追,“读”则目识心受,“鉴”则心明眼亮,“悟”则开拓创新。②在中国画教学中,安排有专门的临摹课,而在山水写生课里安排山水临摹课程,主要是通过临摹使学生能够掌握对景写生的基本技巧,在现场写生时做到成竹在胸,能够游刃有余地表现自身的艺术感受。在此阶段,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喜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提高绘画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古典绘画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所临作品的精妙之处,做到有“鉴”有“悟”。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万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