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和育德的思考(1)(5)
2017-09-16 06:49
导读:毛泽东曾经说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一个路线,一个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要使广大群众都知道。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的经验,干部深入基层是
毛泽东曾经说过,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一个路线,一个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要使广大群众都知道。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的经验,干部深入基层是我们的经验,不讲功劳、不怕苦劳,为民办事要不顾疲劳、不辞辛苦也是我们的经验。这些经验以及从其中概括的路线和观点我们应该经常讲、反复讲,不但要让广大群众知道,而且还要让群众知道用这些历史的经验来评价今天的领导。
当然,时过境迁。新科技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新的科技手段。“网络教育"、“热线对话"、“电视访谈"这些形式最具现代色彩,正在成为时尚。不过,即令如此,用一点老传统,用一些老办法,也有嚼“菜根潭"的风味的。何况“网络教育"其实是躲着身子在那里作指示嘛,那个“热线电话"不过是各执一端谈条件嘛,那个“电视访谈"实际是把嘉宾请到演播厅摆龙门阵嘛?!它和老传统的教育各有千秋、尺短寸长,它们应该相成相佐,综合使用才对。
去年,我看那个全国第十一届青年非职业歌手电视大赛,很有感慨。那个大赛当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歌手过关斩将闯进了团体赛的决赛圈。华东师大和华中师大的学生在美声唱法的个人决赛当中,还分别夺得了金牌和铜牌。哎呀,我感慨万千啊。我觉得这个唱歌的、跳舞的、吹号的、弹琴的,哪样人才,哪门艺术,高等学校都兼而有之啊,真可谓藏龙卧虎。
其实唱歌也罢,跳舞也罢,体育运动也罢,棋类竞赛也罢,书法活动也罢,这都是校园文化,是校园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军啊。主持高校工作的负责人他的学问深,他的见识广,他的眼界高,他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来打造校园文化,缔造化解校园与周边不良环境的对峙的力量,从而削弱和抵制周边不良环境对学校育人工作的负面诱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物质生活十分清苦,吃饭要勒紧裤带啊,但是,精神文化就十分丰富,就像是自助餐,学校的文艺生活任你选择享受。周末的时候,露天场放电影,饭厅里开舞会,教学楼玩棋类,体育馆看文艺表演。此外,每个学期中还有歌咏赛、讲演赛、球类赛……赛事不断。本事高强的,既显学士的斯文,又有文人的倜傥,风流得很啦。当“五一”、“十一”、“元旦”节庆时,在节目之后高音喇叭传出的歌声笼罩着全校的夜空,整个是一个喜庆的海洋。子夜来临的时候,同学们创作诗歌或者散文,在音乐的伴奏中表达着学子们的心愿。每逢新年的凌晨,校长或者书记一定会通过广播发表祝词,“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个时候,食堂里也抬出香喷喷的红枣糯米稀饭,作为夜宵免费供应,它向大家暗示:今夜无眠,歌舞翩翩,通宵达旦。
那个时候,没有周边环境对学校育人的干扰,相反,倒是学校主动给周边居民积极的影响。学校受人尊重,被人羡慕,不是被人敲诈,受人欺负。
现在的学校也组建文艺社团,但是现在组建社团的宗旨是什么啊?是代表学校出去参加比赛,目标是捧奖杯、夺奖牌。因为近年来流行一个“排名”的惊恐症,大家关注的是“榜上有名”。排名领先者就惊喜若狂,排名落伍者就惟恐丢脸。办学也时髦,要去占一流,于是发明人就拟定了科研经费、论著出版、招生规模、学位层次、院士人数、专业门类等等计分指标。于是,就有人在这些指标上揠苗助长、加水发泡、争名次,这是一种邪症。
什么叫名次啊?名次实际上就是名气。名气是什么?就是名誉。有了名气,就有了名誉。名誉又是什么?是美誉的延伸,是声誉的持久。德高学精的贤人,货真价实的商品,都可获得称赞,这就是美誉。赞颂相传,遍布城乡,这就是声誉。赞不绝口,妇幼皆知,这就是名誉。可见,名次是靠诚实、勤奋、功业争得的。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市场包围学校,学校也奔向市场。搞活开放,往外闯荡。其实,新科技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享受的同时,也提供了麻烦。你看,学校周边的网吧、酒吧、浴吧就诱惑着学生玩物、忘学、丧志,这是令人头痛的顽疾。
但是,治校也像治家。家里很温馨,赶也不出门;家中很冷漠,出外寻欢乐。如果我们校内的文化生活丰富而营养,我想绝对不会有外出去觅食投胎的,更何况网吧、酒吧、浴吧中还有网虫、黄虫、色虫咬人呢?!
文艺要贴近生活,要贴近百姓,这是大道理。学校的生活是教学,学校的百姓是师生,为教学和师生服务才是学校文艺社团的宗旨和目标,所以,学校应该成立文艺社团,但它的使命不是外出参赛夺金牌,而是高奏校园青春圆舞曲。
无论是从环境造就人的角度,还是从人必须改造环境的角度,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都是要进行治理的。但是,究竟是网吧、酒吧、浴吧勾引了我们的学生呢,还是因为消费者的需要才兴起了网吧、酒吧、浴吧的生意呢?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辩争,正像是母鸡先生蛋呢还是蛋先孵母鸡啊?很难一口说出答案。也像“鲸在水上,水在地上,地在鲸上”这类循环难解的笑语寓言,我们不必深究。我的结论是:我们学校的责任就是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
奏出校园青春圆舞曲,丰富校园文化,加强管理,无论老师或干部,都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学生。我想,学校就是育人的学校,德育也不是一门讲授的课程,而是一种育德的行为。与其要在课堂里讲德育课,不如就把它改成德育学课,作为人文知识去讲授。真正要育德,靠的是行为。这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说的。
共5页: 5
论文出处(作者):曾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