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社会转型与职业教育政策调整(1)(2)

2017-09-23 01:32
导读: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职业教育新一轮发展高峰的到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经历了长久的低迷状态后,从2002年开始止跌回升,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势


    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职业教育新一轮发展高峰的到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经历了长久的低迷状态后,从2002年开始止跌回升,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势头。从2001年的近400万人达到2004年566万人的规模。针对新的发展形势与要求,职业教育政策适时调整,制定出“扩招百万”的发展目标,要求2005年招生规模总量超过650万。在2006年职业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上,要求继续扩招100万,使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750万人,力争2007年基本实现中职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教育大体相当。将发展规模目标分解到各个年度、各个地区,与高中阶段普职教育保持大体相当的政策相比,目标更为明确,任务更为具体,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也是根据我国学龄人口接受职业教育可能性的科学论证。扩招的实质除了显示出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增量需求加大外,另一个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表明,中等职业教育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扩招使得教育结构调整、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三、通过示范性项目,进行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是彻底改变职业学校办学现状,推动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提高的关键发展政策

    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是保证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基础能力应该有“硬基础”,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办学环境和办学设备条件,还有师资队伍、教学质量、课程教学方法等之类的“软基础”。由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大都是由普通高中改办而成,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先天不足,同时由于政策的不到位,长期以来使得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基本参照普通教育标准,办学环境、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配置等与职业教育教学特色不相匹配,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还有一点,由于对各类中等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同一标准的设定,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的极度匮乏。因此,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落后,师资队伍水平不高、课程与教学方法缺乏特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所谓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一般包括:职业学校实习实训设备、设施与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制度建设。职业学校能力建设是职业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水平体现为:现代化的实习实训设备及基地、“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职业性的专业课程设置、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方法手段等,它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载体,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保障,是职业学校能否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政策指向缺乏对职业教育基本建设、基础能力的投入与关注,缺乏有力的经费支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支持政策长期以来停留在每年五千万元职业教育专项补助上。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从“十五”开始,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事业开始了从政策指导与资金支持两个轨道全方位的重视。除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外,以示范性项目的实施推动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成为一项行之见效的政策,保证了职业学校基本建设成功实施。“十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逐年增加,国债资金开始用于职业教育。财政部支持的“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累计安排资金11亿多元;国家发改委支持的“国债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项目”等项目,累计安排资金18亿多元。这些项目直接支持了职业院校近

1500所,大大增强了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水平。“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从提高职业教育师资水平、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质量与水平诸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支持,完成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全面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加快职业教育优质资源配置,提高职业学校基础建设能力水平成为政策调整的主要方向。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四、以人为本,建立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市场需要的“双赢”发展模式,是职业教育政策调整的努力方向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其认识的深入,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在经历了所谓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到职业本位的发展历程后,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两个方面,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倡导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公约》中,规定“职业教育发展符合个人和社会总的目标”,“应考虑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以及每个人的充分发展”。1999年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及在随后的2001年《关于修改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建议》进一步指出,21世纪职业教育需要新的“以人为本”发展模式;要传播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和标准、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要体现新的文化理念、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成为为所有人,特别是社会不利群体所享用,促进消除贫困、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

    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要构建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是构建就业导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重点。强调职业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都要根据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来设计,课程设置必须从学科体系向以职业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转变。除职业能力、工作能力的培养外,社会生存、合作发展能力的培养,是能力培养更为重要的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提出,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变迁的需求,人类必须具备四种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美国职业教育在世纪之交提出的STW(即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改革策略,对职业教育提出在重视学术能力的培养外,更应重视适应社会、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能力培养。 中国大学排名

    职业教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在职业教育中就是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终身发展为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职业教育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中心,以职业岗位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需求为标准进行职业教育的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估。以人为本还要求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尽可能全方位、多层次地为社会各种群体提供服务。以人为本还体现在课程设置、课程模式的多样性与全面性,充分满足不同学习对象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模式。

    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和模式,一个能够反映职业教育特色、与普通教育发展并行的职业教育体制正在逐步形成。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其对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