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职院校不良学风的成因与矫正策略(1)(2)

2017-09-27 01:05
导读:3.学生自身的原因。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走向缺乏准确的把握,对知识经济的特征缺乏清晰的认识,对高职生的社会定位缺乏理解,加之不善于自
 3.学生自身的原因。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走向缺乏准确的把握,对知识经济的特征缺乏清晰的认识,对高职生的社会定位缺乏理解,加之不善于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这是造成不良学风的主要原因。(1)高考前期望值过高,失意后顿感“前景暗淡”。如“读高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说明多数学生“心比天高”,对自己缺乏全面的认识。高职生“低人一等”,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只能说明文化具有天然滞后性特征,加之自己不能适时调整心态,结果倍感“前景暗淡”,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只求混一张“含金量不高”的高职文凭。(2)理想破灭,滋生厌学情绪。现行高职教育主要定位于大专层次,“专升本”名额有限,即使学习成绩优秀,“升本”又受经济条件制约,日后自学“考研”又有众多限制,不少院校对持高职文凭者又有几分蔑视,求学到此终止,学不求深,识不求广,成绩每况愈下,厌学日渐强化,甚至厌世。(3)生源复杂,编班混杂,致使部分学生自暴自弃。高职校园内统招生、职高生、职专生、“五年制一体化生”应有尽有,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需要教师因材施教。
    二、高职院校不良学风的矫正策略
    1.实施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建立秩序、激活机制、培育学风、检验治教治校能力的核心问题,管理得科学、规范,学校就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从这一角度去审视就不难发现,不良学风缘于不良管理。有些高职院校至今尚未准确定位,所以目标不明,方向不清。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大使命,这是管理思路的起点,应由它来统领管理的全程,这一目标的达成水准也就成为衡量管理水平的首要标准。教育理念的确立、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用、考核方法的改革都必须真正成为培养目标的有效载体。当学生清晰地看准自己在社会发展宏伟蓝图上的位置时,就会冷静而热情地沉下心来做全方位的准备,以便在将来的岗位上服务于社会,同时也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挖掘自己的潜能。“管理即服务,服务通人性。”当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学校紧张而有序的工作,都是为了学子们的健康成长和美好未来时,势必会产生亲和力,甚至会在无尽的感激之情中爆发出服务社会、回报学校的刻苦学习的内驱力。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悬殊较大,扩招后尤为如此,因此,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教学管理课题,不少院校已经在这方面取得宝贵经验或是正在进行有益地探讨。新世纪的教育就是要把对“所有人”的教育变成对“每一个人”的教育。大学就是大容,就是大爱,以人为本的管理就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就要给每一个人的个性发展留有空间,不舍弃任何一个学生是大学特有的胸怀,只有当每一个学生每天都有收获时,他才能感到快乐,才能体验到人性关爱,才能对未来充满向往,由此促使他认真学习,严肃对待生活。
    3.加强师德建设。教师资源的匮乏是高职院校无需掩饰的软肋,也是其发展的瓶颈,人手短缺引起的教学秩序混乱无疑也给学风建设增了困难,加之急功近利的目标常常淹没理性精神的培养,导致师德方面的问题日渐增多。立足于学校发展战略的长远目标,稳定、培训、激励现有教师,多渠道引进高素质教师,这是领导的主要职责,也是办好学校的首要投资。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真正要使教师树立“对组织的认同感、责任感,与管理层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命运共同体”绝非易事,必须从观念到行动承认和体现教师是学校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和最为重要的资源,而且是凌驾于自然资源、资本和信息等资源之上的主导性资源。教师劳动的价值体现在开启心智和塑造人格上,因此师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它还联系着整个社会,这就要求教师的师德必须具有以身立教的作用,要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影响和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以自己完善的人格形成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情操陶冶学生的情操。师爱是师德的基本要素,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当学生体会到教师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无血缘关系的、严慈相济的爱时,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的话就能引起学生相同的心理体验,教师的行为就会被学生自觉地效仿,师爱透视出的是师魂,在关怀学生成长,关怀学生成人,关怀学生成才的道德践行中,教师也体悟到人生的尊严和神圣。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打造的将是严谨的治学态度,乐学进取的时代精神。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本刊评论员.努力提升高等教育管理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4,(8).
[2]眭依凡.大学:向科学管理性的组织回归[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高职教育运行预警理论及微观模型(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