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高职院校的学风尚存在诸多问题,若不及时矫正必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不良学风的成因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矫正的策略包括实施科学管理、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和加强师德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不良学风 成因探究 矫正策略
20多年来,高职院校成功地确立了自己的培养目标,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双师型”队伍,构建了合理的课程体系,大批毕业生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社会人才分为研究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大类别,它们之间既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又有明显的分工之别。合理的社会结构要求合理的人才结构,承担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的存在与发展成为评价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国家也以立法的形式对职业教育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予以支持。然而,高职院校的学风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不仅影响着其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而且还可能弱化高职院校的社会形象,并导致招生困难、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等严重后果。
一、高职院校不良学风的成因
1.社会的原因。高职院校要被社会普遍认可犹如一场观念革命。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不少高职院校为了求生存,甚至为了以规模扩大标示办学成功,将入学门槛一降再降,更有甚者,巧立名目扩充生源。一部分学习基础较差,或者根本不喜欢乃至很厌恶读书的学生也跨进了校门。人们本来对高职院校就缺乏认知和认可,由此引发的是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质量的更大怀疑。加之我国人才市场尚欠规范,用人单位在录用员工时盲目地高移学历,致使高职生就业难乎其难。还有一些单位因不了解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认为高职生理论水平不及本科生,职业技能与中专生无异,在权衡成本后,断然选择中专生而舍弃高职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校生情绪低落,求知欲受挫。高职院校出现的不良学风与它所处的生态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学校的原因。学校的办学能力与办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风的优劣。我国高职教育在近5年左右取得了空前发展,但多是由过去的中专、职工大学、专科学校改制而成,将这三类学校作为发展高职的主渠道似乎勉为其难。改制或升格前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明显滞后于高职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表现出诸多不适应。仓促建校,快马升格,带来的是教学设备简陋、实验设备奇缺,学习场所紧张,规模的扩充使教学条件更显捉襟见肘,有的院校甚至难以承受食宿之重。专业设置的不尽合理、课程安排的随意性、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方法的刻板、实训实习的无计划,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潜力的发挥。在教学管理上学分制的不完善,对不同基础、不同智力层次的学生执行同一标准,违背量力性教学原则。考勤制度执行不力,考试制度执行不严,升留级与毕业不设防,都使得不良学风日渐蔓延。大学文化是一种极具教育影响力的特质文化,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陶冶和感染作用是无以替代的,甚至能折射出高尚的人格和典雅的风范,凝聚为优良的传统和独具魅力的品质,而这又正是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的高职院校最大的缺陷,个别院校近似文化荒漠,因此很难在潜移默化中造就出纯正学风。更令人忧虑的是有些高职院校的领导根本就没有营造学府氛围、积淀大学文化的意识,只是在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上疲于奔命,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急功近利,短期效益。高职院校的一些教师,特别是近年来步入讲坛的青年教师认为,高职院校条件差、待遇低,学生基础严重参差不齐,因此缺乏成就感,长期呆在这里难以实现自身价值,于是他们备课敷衍,讲课随意,流动性较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