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路径的问题与对策(1)(2)

2017-09-27 04:03
导读:笔者参与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等国外大学交流合作的推进工作。其中,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的合作代表了目前
笔者参与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等国外大学交流合作的推进工作。其中,与英国胡佛汉顿大学的合作代表了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主流路径:从留学生的派遣到争取合作伙伴对我方学校学分的认可,从课程的相互衔接到课程的引进,从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培训到教学科研项目的共同开发等。可以说,这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项目中持续时间较长、具有实质性效果的成功范例之一。让我们以胡佛汉顿大学开拓中国市场为例,来分析发达国家开拓国际教育市场的策略。
    从区域布局来看,他们采取了由点到面,遍地撒网的策略。几年间,胡佛汉顿大学分别在中国东南西北部的主要城市寻求合作伙伴,建立了几乎覆盖整个中国的教育贸易网点。 1997年,借助深圳的地理和经济优势,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胡佛汉顿大学在中国市场的首个基地而成为其合作伙伴。以此为基础,几年间,胡佛汉顿大学逐步在中国东北的大连、沈阳、哈尔滨,中部的长沙、武汉、郑州,西部的云南、重庆、成都,东部的上海、汕头等地与中国的同类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项目。目前,该校正瞄准中国西北进行洽谈。可见,胡佛汉顿大学在中国教育市场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各个区域网点,占领整个中国市场。
    从合作伙伴的选择来看,他们采取了多样化策略。尽管胡佛汉顿大学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与自己共性多、教育层次类似的高等院校,但他们并不排除通过其他教育机构和教育中介来建立自己的业务目标市场。
    从市场开拓的支持体系来看,他们建立了各个层次的管理团队和执行团队。胡佛汉顿大学在大学本部建立了专门的主管部门和由校一院一系一学科组成的管理团队和执行团队,还在海外目标市场建立了区域代表处,如胡佛汉顿大学在香港设立了中国代表处,负责中国市场的开拓。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从具体合作项目的推进过程来看,从项目的建立到每一个实施细节胡佛汉顿大学都非常注意计划性和有效性。
    除—了在中国市场外,胡佛汉顿大学与亚洲的印度和马来西亚等其他国家都制订了周密而有效的国际目标市场开拓计划,并建立了强有力的市场开拓的支持与执行体系。与他们相比,我们的高职教育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上表现出计划性、有效性和支持体系上的不足,被动性和随机性明显。这一点我们急需学习和借鉴他们成功的策略。
    (二)多样化国际市场角色,积极开拓“南南水平合作”项目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之所以在国际上扮演跟随者和消费者的单一角色,一方面缘于向教育发达国家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其无奈——受制于教育发展水平、国际化水平低这一现实状况。但是,如果这种角色定位形成一种惯性,国际化路径过于依赖南北合作,那就会使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国际化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与弱势地位,错过发展机会,减缓发展速度。因此,我国的高职教育应该主动地争取在国际市场上扮演多种角色,在教育的国际贸易中既充当进口国,也充当出口国,并力求“进出口”平衡。如,可以利用我国的语言和学科特色在较发达国家教育市场上争取“补缺者”角色而输出我们的职业教育;而针对其他发展中和欠发达国家教育市场,可以利用我国制造业发达、制造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势积极开拓“南南水平合作”教育项目,借鉴发达国家开拓国际市场的策略,主动地开拓我国高职教育在南方国家的市场。
    (三)通过为跨国公司培养高技能人才来促进高职教育的国际化
    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高速增长的经济和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全球许多跨国公司前来投资。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分支机构当然需要招聘本地员工,尤其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因此,为跨国公司输送技能人才应该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然而,跨国公司在招聘本地技能人才时的期望与国内公司是不一样的。他们期望获得的是具有国际化理念、能在国际间流动、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技能人才。为满足这一要求,高职教育要把跨国界的、跨文化的全球性观念和技能融合到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各项功能中。也就是说,满足跨国公司高技能人才要求的过程必然会促进高职教育自身的国际化。因此,与跨国公司合作,为跨国公司培养技能人才也应该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参考文献
[1]刘湘溶.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N].中国教育报, 2004—10—28.
[2]席文启,关于教育国际化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报, 2004—10—28.
[3]刘利民.教育国际化与教育创新[J].人民教育,2003(23).
[4]刘海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1(02).
[5]王留栓.欧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谈起[J]。外国教育研究,2000(0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