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办学机制的转变,即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高职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高等职业教育要积极推行学分制和模块式教学,加快建立“学分银行”的试点;优化整个教学过程,降低文化课的比例,提升专业实践课的比重,按“必需”与“够用”的原则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技能证书“双证书”制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
高职教育推进产学研合作有四层含义:一是充分利用社会的物质资源;二是充分发挥社会智力资源的作用;三是实施“双证书”教育,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四是拓展学校的功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打通产学研合作的途径,可以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
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①开展市场调研。主要是专业建设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和人才需求调研。②成立学校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学校聘请大集团、大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学校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参与对学校发展战略的咨询和研究,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巩固。咨询委员会的运作,可以赢得企业对学校发展的支持,形成良性运作的“产·供·销”经营网络。③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行业、企业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学者和专家组成,为学校专业改革、课程改革、产学研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决策咨询。④成立科学研究所。学校以系部为单位成立若干研究所,重点进行应用技术项目的开发,加强校企之间深度合作。⑤聘请企业人事主管为客座教授,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⑥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每个专业都要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聘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负责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指导工作。
产学研合作符合WTO的基本精神,即“双向介入、紧密结合、互利互惠”的原则,能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不仅能使高职教育培训出的学生很快胜任企业专业化的特定需求,而且能不断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培训的重点,从而提高高职教育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总之,高职教育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一定能够办出特色,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 浒.高等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
[2]张尧学.坚持就业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3,(3):13-14.
[3]郭 健.国际职业教育的新观念与新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0).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