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完善高职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1)(2)

2017-10-06 02:48
导读:7.教材内容要富有弹性 基础类课程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及其基础素质的要求;同时要留有余 地,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修或
 7.教材内容要富有弹性
    基础类课程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及其基础素质的要求;同时要留有余
 地,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修或探究学习的需要。教材内容应尽量采用模块化组织,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可拼接性,可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将内容模块剪裁、拼接成不同类型的知识体系。
    8.多用图表表达信息
    9.多用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示例、案例,促进对概念方法的理解
    (三)高职教材的发展趋势
    1.立体化
    所谓立体化教材,就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统合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包括多种教学服务内容的结构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立体化教材由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和试题库等组成,具体由教师辅导、电子教案、助教课件、素材库、文字教材、助学课件、网络课程、试题库、工具软件、教学支撑环境等部分有机构成。其不同于传统教材之处,在于它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并发挥其优势,形成媒体间的互动,强调多种媒体的一体化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够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应用对象、不同的应用环境来设计教学要求,并采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本,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仅是高科技时代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实现教学信息化、网络化,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育要素配置的途径,是一种新型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必将打破过去单一的纸质教材、书本教材那种过分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弊端,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系列化和多样化
    所谓系列化,即各专业(科类)应按照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课程要求,有计划地组织编写各自的系列教材,以方便同一方案各门课程教材间的衔接与沟通,形成有机整体,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所谓多样化,有三层含义:
    一是内容多样化。传统观念下的教材是权威的学术著作,是教学的惟一依据,其呈现方式是严肃的、陈述性的,以严格的学术语言向学生陈述有关知识内容,其范例的典范性、叙述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而对其他方面的要求,如文字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广泛性对教学方法的引导则非常有限。
    二是种类多样化。高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改革和优化,要求实现与之配套的教材的高质量和多样化。就全国而言,同一专业(科类)可以编写多种系列教材,以适应不同地区(或行业)的需要,即实现按照基本教学大纲各具特色的一纲多本化或者同一门课程编写多种教材,以体现不同的风格。比如,有特定的适用对象,不同的学习素材,有框架结构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知识内容的选择和阐述,以及在活动形式等方面有独到之处,能为师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活动案例。
    三是形式多样化。由单一的文字性教科书,发展成为包括传统教学媒体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体现先进教学方法的各种新教学媒体在内的多媒体教材体系。
    3.国际化
    教材内容应注意体现时代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适应国际化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信息化、全球化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应积极引进国外优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资源,同时继承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资源,实现高职教材形式与内容的更新。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市场化
    高职院校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适应性强的有特色的专业,教材建设就必须面向市场,使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使用处于市场竞争机制中,通过优胜劣汰,使优秀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脱颖而出。
    5.信息化
    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为教材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包括多媒体课件)、音像教材、电子教科书、参考书、图书馆、教育数据库等信息,以及技术含量极高的教材的发展和应用,将使高职教育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突破院校的围墙,超越国界、地域的樊篱,使网络虚拟大学、多媒体大学、远程教育成为现实。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教育需要,认真组织教师和软件制作人员设计、开发不同类型的电视教材、 CAI教材和网上教材等教学软件,逐步形成与学科课程系列配套的教材,方便师生使用,提高教学效果。
    6.职业化
    因为教学场所正从学校延伸到实验室、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科研所、社区、工厂、田间、医院等,同时,教师队伍也从专职扩展到兼职,所以在教材的使用和开发上,教材编写不但要针对一定的岗位(群),还应从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考虑,适应更换工种、扩大就业面、增强未来适应性的需要,体现教材的科学性、职业性和实用性。
    (四)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和完善高职教材的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
    从宏观上看,应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全面的高职专业目录
    为了便于各高职院校之间的学术和经验交流,更快地编制出优秀的教材,建议教育部制定全面的高职专业目录,使专业名称尽快规范化,确定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使高职院校有所遵循。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制定全面的高职课程的基本要求
    建议教育部通过推荐、招标及筛选,组织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组建高职教材编写队伍,制定全面的、覆盖所有专业的高职课程的基本要求或教学大纲。
    3.成立教材审定委员会
    打破传统的仅由大专院校教授审查教材的惯例,改由教育行政机关主动邀请各行业的杰出人士、资深高职院校教师,以扩大层面,组成教材审定委员会,进行较客观的审查工作。
    4.设立高职院校教材发展基金
    国家应鼓励工商业界赞助,成立教材发展基金会。通过竞选、招标、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各高职院校编写教材,并筛选出具有高职特色的优秀教材,以回馈高职院校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从而改变以往只由出版社主动邀请个别专家学者编写教材的方式。对于优秀的教材,国家可以向各高职院校大力推荐,供其选购,可考虑全面开放教材,通过市场竞争,使真正优秀的教材得以畅销。
    5.设立教材研究机构
    成立教材研究机构,针对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对教材提出的更高要求,对各高职院校教材和国外先进教材进行比较研究,聘请企业界杰出人物及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教材建设,及时删除不符合行业需要或陈旧落后的教材内容,研究加入最新科学技术及相应知识。
    从学校来看,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教材
    高职院校应建立相关奖励制度,鼓励广大任课教师勤于编写讲义、研究讲义、完善讲义,以便将其印成教科书;不断吸收新的技术和信息,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创造有特色的多种活页教材。各院校对在教材建设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树模等方面应予以照顾。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成立教材管理组织
    依据实际需要,可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成立教材管理委员会,并将其分成以下各组:教材编制小组;教材审查小组;教材典藏小组;教学媒体制作小组等。可由学校教师依学生需要,整体研究正式教材或补充教材。
    3.建立教材选用与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有其明显的行业特征和时代性、应用性、先进性。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主动邀请相关行业的学者专家,参考国外做法与经验,制定教材的选用与评价标准项目,作为选用及审定教材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向大众.合并升格之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2]陈柏松.现代化高职教育探索之路[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03—204.
[3]詹振权.研究性学习:高职教学改革中的新亮点[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
[4]董瑜.浅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2,(2):37.
[5]郑其明.对五年制高职物理教材编写的建议[M].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22-23.
[6]曾国鸿.高等职业教育的教材发展[A].2001  2002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91-399. [7]蒋笃运.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N].光明日报,2002-06-27.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对构建开放式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