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开展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报告(1)(2)

2017-10-06 03:38
导读:四、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填写课题申报表,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章,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 2 、实施阶
 四、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填写课题申报表,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章,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
  2、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2004年3月至2004年12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初步形成并写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报告及相关材料。
  第二阶段:
  2004年12月至2006年3月,对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性研究并加以完善,形成较为系统、成熟的应用性学习内容、目标和活动方式等方面研究成果等。
  3、总结阶段:
  2006年4月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成果展示并推广。
  五、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两年来我们对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已基本结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到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常态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学校教学的常规。
  学校按照教育局规定的课时(每周2课时)来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把课程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福州市洲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校长和教师认真学习台江区教育局文件中提出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管理的13项要求",并逐项予以落实。每学期初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制定学校学期教学计划,期末作好教学总结。每个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要在学校总课题的基础上确定子课题,然后制定其学期教学计划。每两个星期课题组开展活动,请区进修学校张天明老师作指导,在教研活动中讨论教学的心得、建议及困惑。教师在讨论与研究中思维相互碰撞,促使他们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通过开展常态化的课堂教学,使教师在无功利追求,无心理压力的自然状态中进行教学设计,毫无顾虑地大胆展示自己教学的尝试与探索。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二)初步形成比较稳定的课程资源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基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明确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形式是多样和灵活的。我校也从培养新世纪人才的目标出发,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的总目标,积极贯彻执行"台教综[2004]44号文件"精神,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根据学生的需求,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系统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确定合理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利用我学校地处中亭街,开展了有关中亭街风俗和商业的《中亭街的变迁》、《寻找中亭街的古迹》、《走进民族英雄陈文龙》等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的德育处和少先队配合开展有关文明礼仪的《我为爸妈过生日》、《小学生文明礼貌用语》等综合实践活动;还充分利用猫头山国防科学基地和荆溪国防教育基地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基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生成的状态,这种资源可以随时增加、重组和完善,所以学校有必要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库。如学校把每次活动的资料装订成册,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让每次记载活动都留在 资源库里。
  (三)有效评价机制的建立促使教师、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我校在制定评价机制的同时更多地考虑教师、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教师在常态化的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常态化的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在常态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增强了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在常态化的研究中,教师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技能,站在整个课程的高度,对课程有了全面的、整体的认识,提高自己驾驭课程的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广大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研究要求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教师的专业水平自然得以迅速成长。在活动中教师以"知微见著"的态度检验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不断从活动的实践中归纳、提炼出若干专题,展开讨论。在反思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感受再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人人参与,个个总结"的科研局面,教师在与综合实践活动共同成长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创造的快乐。课题组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积极撰写了论文,并参加了总课题组论文评比活动,荣获包括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区一等奖在内的各种奖项。《洲边小学—我们的家》在区"综合实践活动"阶段成果会上汇报,受到好评,其中案例分析、活动方案、反思等也收入区级的资料汇编。《学校—我们成长的摇篮》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送参加台江区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评选荣获一等奖。论文《走向常态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全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二等奖及省一等奖。《我为爸妈过生日》在福建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展示评比中获二等奖。《洲边小学——我们的家》和《走向常态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区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研讨会中汇编。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是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自主选修的课程,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研究 必须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让学 生尝到了合作的乐趣,懂得了怎样与人交流,拓展了知识的视野,真正开发了他们的潜能。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的研究对不同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六、问题与思考: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的研究极为重视,组建了领导班子,组织教师参与培训,但随着常态化教学地深入,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出现苦恼。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
  (一)学校没有配备综合素质全面的专职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的课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老师在开展活动时遇到困难这是正常的。我校地处台江的西部,学校教师人数少,没有专职的教师。教师习惯于用教材教学,一旦没了教材,教师就如失去主心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系统的、综合的、科学的课程是不断生成的,这就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备课,加之很大一部分教师又身兼行政工作和主课,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出现苦恼。
  (二)对教师和学生的 评价机制不到位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没有教材,任课教师平时很少像语文、数学、英语之类主课程那样精心设计备课,上课的随意性大,课堂记录或评价也是空话。课题组为求规范,把学生活动列入学生期未评价,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期未确定学生等级时,怕麻烦和考虑学生评先等原因,任课教师并未按规定方案严格执行。另外在评价教师时,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还不能作为评定语、数、英职称的依据,这也削弱一些教师的积极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让综合实践活动的改革回归"真人"、回归生活、回归自然,逐步走向"规范化"、"常态化",还需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开放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理念,来进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一定会展现其独特的魅力,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3、邹开煌等:让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常态课的思考,《基础教育课程》,2004年12月。
  4、邹开煌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与关键《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6期。
  5、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体育教师如何应对课程改革(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