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1)(2)

2017-10-08 01:04
导读:2.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2.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需要培养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党中央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大战略决策,为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高职院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适应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际,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使高职教育成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反映企业需求,企业手中的教育——实现企业参与,企业心中的教育——达到企业满意”。
  3.与就业市场接轨。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教育教学全过程,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
  三、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应做到“三个融合”
  1.课程设置与岗位群的职业标准相融合。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特别是加强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和国家规范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相融合。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把学历教育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衔接起来,以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最新的工艺和技能,将其贯穿于学历教育的全过程,以此来组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3.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高等职业教育要按照职业岗位对应能力的要求组织教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而要强调技术的先进性、熟练性和服务的规范性,强调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融合。在传授理论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湖北高职教育品牌的思路与实践[J].学习月刊,2006,(5).
  [2]顾建军.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J].教育与职业,2006,(3).
  [3]李家瑞.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4]卢红学.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人才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信息化条件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探索(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