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设计(1)(2)

2017-10-09 03:41
导读:4.引导学生提高审美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美育,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自然和社会的美。通过一系列的美育要求,可以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尊重和热爱

4.引导学生提高审美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美育,使学生亲身感受到自然和社会的美。通过一系列的美育要求,可以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尊重和热爱之情,从而使他们拥有健康的情感倾向,热爱真善美,厌恶假恶丑。

三、主题设计的方式

如何设计活动主题,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活动课程设计中的核心问题。其设计方式如下:

1.教师为主

这种方式是指教师或学校通过考虑学校、社区、学生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学生的学习指定一个主题,在确定主题之前不做专门的调查研究。如果教师或学校对学生和课程资源的情况缺乏了解,主题的学习就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就会影响主题学习的成效。如果对学生和课程资源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主题学习的成效。

2.学生为主

这是指学校和教师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课程资源情况,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主题的方式。表现为首先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提出主题,然后教师再对他们进行归类,合并相同或相近的主题,同时根据课程资源的情况确定上述主题的可行性,逐步减少主题的数量,直到最后全班确定一个主题或少数几个主题。

3.师生共议

这种方式通常是教师事先通过与学生访谈、与同事讨论等方式,大致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况,并对校内外课程资源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分析,然后拟定几个主题,让学生从中选择,将选择人数最多的一个或几个主题作为学习的共同主题。

如上三种方式中,以教师为主确立主题的方式简便易行,但往往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影响学生学习主题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确立主题的方式能充分考虑并体现学生的兴趣、需要,使学习的主题符合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往往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主题探究和实践活动,保证学习、研究的成效,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但是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师生共议确立主题的方式既注意了主题学习的可操作性,又照顾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以选择的余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由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正在形成之中,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并存,因此小学中年级可更多地采用师生共议确立主题的方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更多地采取以学生为主确立主题的方式。

四、主题设计的层次

在许多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般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是分层次的。在大主题被确定后,还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将主题范围缩小,逐步确定学生真正具体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有时可以将主题明确地划分为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三级主题等等,主题的层次越高,包括的范围越大,内容越丰富。但有时主题又没有明显的等级,缩小主题的工作一般在主题活动的前期进行,有时持续到中期,有时甚至持续到后期。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实践活动、探究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缩小主题范围,确定最适合的学习、研究内容的过程。通过调查研究、查找资料、分析讨论等主题探究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和适合学习什么小主题或内容。从理想状态来看,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也最适合于自己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一个课程个性化的过程。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远程教育中基于自主学习的导学策略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