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设计(1)

2017-10-09 03:4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设计(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的内容以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提高科学探索能力、提高审美素质为主;主题设计方式可围绕教师为主、学生为主、师生共议等方式进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能主动进行调查研究、查找资料、分析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最喜欢也最适合自己的内容,形成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达到教学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一门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一般以主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展开探究和实践活动。主题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教学的内容,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设计便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小学阶段的特点谈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的设计。

一、主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自然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策略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主题设计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四部分内容。

小学阶段活动课程内容以生活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含社区服务)为主,自然科学实践为辅,宗旨是在生活中学习,做生活的主人,如养成好习惯、讲文明有礼貌、认识标志、珍惜劳动成果、爱护人民币、爱护树木等。实践活动主要采用探究活动方式进行。

针对当前学生急需具备的各方面素质能力要求,我们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内容时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

中国改革开放的变化,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的整个生活,强有力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少年儿童要在这变化的社会中“学会生活”,要在新世纪积极地、建设性地参与社会生活,担负起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责任,就必须加强对生活的认识。祖国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为了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让学生关注、认识、了解祖国的现状,从而激发他们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让学生在现实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树立起振兴祖国的责任感,就必须加强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2.引导学生认识自然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让学生走向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还可以让学生从感性上建立起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起全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做还能增长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引导学生自觉提高科学探索的能力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经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过程的多次反复训练,学生会大大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提高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探索能力的思路,必然会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意识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远程教育中基于自主学习的导学策略研究(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