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学生在操作实验时,有时学生对实验的结果或现象不能作出判断时,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来指导学生。如在学生操作显微镜观察永久装片实验中,学生首先要会对光,实验手册中告诉学生“当从目镜中看到一个光亮的光斑时,说明对光已对好了”,可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怎么样才算调好光了,此时,如果在教师演示的显微镜的目镜上安装一个摄相头,再把摄相头与电脑连接,就能够直接把显微镜的效果投影在屏幕上,学生只需要把他自己的实验现象与屏幕上对照即可了。再如粗准焦螺旋与细准焦螺旋的调节作用,很多学生都只认为粗准焦调节有变化,细准焦螺旋调节无变化,如果还是用刚才的这个方法,让全班所有的学生一齐来观察教师演示时,屏幕中像的变化,肯定会改变学生认为无变化的观点。
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技术的组合,可以激起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的能力。
三、有效实验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一位“德才兼备、学识渊博、胸怀韬略”的教师,对于学生有着莫大的示范和模仿作用。
(1)教师应具备新的理念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开拓思维,走出教室,走入生活,用新课程理念武装自己,应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教师具备创新的理念是中学科学有效实验教学的前题和保障。
(2)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
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当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了,不能把实验做完时,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于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其他情况,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3)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能正确地、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来,才能真正地做到有效实验,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总之,在新课改中,教师应努力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学生体验实验是提高学生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初中科学的有效实验教学能为高中学习打下一个良好地基础,也是提高中学科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