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刍议(1)(2)
2017-10-11 01:10
导读:三、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其一,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提高认识,把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高职院校把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在
三、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其一,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提高认识,把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高职院校把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实用性”、“技能性”上,应该说体现了自身办学的特色,其总体方向是不错的,问题是不能将其作为唯一目标,在近些年的教育改革中这个问题已经被提上日程,但具体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有文件,有精神,只是还缺乏行动。之所以现在还停留在口头上,主要归于我们的办学主体没有从根本上认识人文素质对学生的重要性。所以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办学者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更新,有意识才能引领行动。
其二,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史、哲和艺术等学科的教育具体实现的,而这些方面的师资,高职院校的配置还十分薄弱。这种状况并非此方面的人才短缺,而是由课程设置、办学思想决定的,学校在人才引入上更注重技能型人才,人文学科的教师只是个点缀,有些人文学科教师甚至会产生一种得不到重视,位低一等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不能不让人觉得有些苍白无力,而且可能会使人文教育活动徒具形式,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吸引和培养人文素质教育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然非人文学科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也要进行适时地进行人文知识的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逐渐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
同时,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为人文学科的课程留有余地。当然为保证专业教学的时间我们也可以采用开设文、史、哲、艺术等选修课的形式补充人文知识教学不足的缺陷。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其三,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配合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包含非常广阔的内容,各项校园活动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它还包括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图书馆建设,甚至于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的建设。校园环境是否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图书馆是否有充足的人文书籍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校园活动是真正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还是为了配合文件精神;学生管理制度是否人性化,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这些因素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构成了一种潜在的影响力。
其四,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在强调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时不能全盘效仿本科院校,其学习时间和学生既有素质都存在差异性。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高考分数相对较低,学习能力与自主性不强,学习时间短,实践课程较多的特点,因此,要兼顾其人文素质的培养事实上并不容易,只有采取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才能真正见到实效。
爱因斯坦曾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人文素质相对贫乏的高职学生中更是要通过人文知识传授、人本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使他们成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综合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炼.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6):99-100
3.任素杰.关于加强高职学院专科生人文教育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5;(1):43-44
4.董广伟.关于高职院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调查及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6;(6):134-135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