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行知美育思想看当代大学生艺术教育(1)
2017-10-11 01:0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从陶行知美育思想看当代大学生艺术教育(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 陶行知一生非常重视美育,并在实践中研究
摘要 陶行知一生非常重视美育,并在实践中研究美育方针,创新美育办法,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美育道路,形成了丰富的美育思想。文章在梳理陶行之美育思想的基础上,探讨陶行之美育思想对当前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大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 陶行之 美育思想 当代大学生 艺术教育
陶行之一生十分重视美育,并在实践中研究美育方针,创新美育办法,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美育道路,形成了丰富的美育思想。陶行知在一生办学之中,无论是在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还是在育才学校、社会大学,他都把美育与德育、体育、智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以期创造“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生活之园地、艺术之气氛、真善美之人格”的“健康、科学、美术、劳动与民主组成之和谐生活,即和谐的教育”[1]。在办学实践中,他形成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富有创新精神的美育思想。这无疑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重读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回归陶行知对美育的相关论述,发现其对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教育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重视实践在艺术教育的作用
什么是美呢?陶行知说:“烧饭是一种美术的生活。做一桩事情,画幅图画,写一张字,如能自慰慰人就叫做美,一餐饭烧得好,能使自家人吃得愉快舒服,也能够使人家愉快舒服,岂不是一种艺术吗?”[1] 1926年,陶行知在《我的信条》中指出:“应当用科学的办法去征服自然,美术的概念去改造社会。”陶行知把美术作为生活教育纲领之一。1927年,陶行知在《晓庄的第二年》中,将“艺术的兴趣”作为“生活教育的五目标”之一,并且主张“以戏剧来培养艺术的兴趣”[2]。1929年,陶行知主持成立晓庄剧社,亲自担任社长。他在百忙之中写了《香菇的烦恼》等剧本,带领剧社到镇江、无锡等地演出一个月,并亲自登台演出。陶行知注重将美的概念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美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概念教育,而是要用“美的概念去改造社会”。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参与艺术实践,带领剧社在巡回演出中“赚了群众的眼泪”。陶行知不仅发现了实践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十分重视实践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艺术教育,是人类美化自身的一门学科,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实践在艺术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来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最好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艺术鉴赏、艺术史、艺术理论等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艺术实践,体会艺术带来的各种美感,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创造,把自己心里的所感、所悟、所想通过某种的方式和途径表达出来。这种活生生的画面对实践者的美感意义,是一般欣赏类课程所不及的。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学生艺术团举办艺术节及各类演出,将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展现给广大同学,使学生更直接地了解艺术、懂得艺术和展现艺术,强化了艺术的教学效果,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2]。艺术团队通常是以一种集体表演艺术的形式存在,这种方式使学生在艺术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方面得到增强,也体现出“社会性”功能方面的积极意义,即提供给学生一个与他人一起活动的机会。这不仅是一种非常积极的生活体验,更是用“美的概念”改造社会。
二、重视环境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改造人。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个人品格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对学生这种熏陶作用。1923年,他在《杭州大学之天然环境》中指出:“天然环境和人格熏陶,很有密切关系。”并提出大学校址要考虑五个要素:“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三要扩大,可以是胸襟开拓,两度宽宏;四要富于历史,使人常能领略数千百年来之文物,以启发他们光大国粹的心思;五便于交通,使人常接触外界之思潮,以引起他们自新不已的精神。”[2]但陶行知所说的校园环境并不只是强调自然环境、全赖天工,而是要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劳动创造。在建设晓庄师范时,陶行知强调:“本校一切建筑,一面应该与自然环境谋和谐;另一面建筑标准应适合教育、卫生、美术、经济、耐久五种原则。”[3]并在建造第一栋房子时,他与13名同学一起住帐篷,搭露天灶做饭,他们给房舍以教育意义和耐人寻味的名字,如礼堂叫做“梨宫”,图书馆叫做“书呆子莫来馆”。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重视学校校园地址及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及潜移默化作用,更突出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劳动创造环境,以此加强学生的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对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作为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者,我们必须考虑使学校的每一壁墙、每一个角落、每一种设备和设施都能替我们说话,发挥出大家所期望的教育功能[3]。这说明学校环境的重要性。在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更应当重视环境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发挥在环境在当代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在学校环境创设中,要充分考虑环境美化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使校园环境成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美化。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因此,在艺术教育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学校环境美化,包括宿舍环境的美化,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灵感,掌握美工技巧,培养学生从色彩、造型、形象、构图、制作、声音等方面的动手能力。可见,加强校园环境美的建设及积极引导学生美化环境对当代大学生艺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重要作用。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