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一些体会(1)(2)
2017-10-11 01:10
导读:在讲函数的单调性时,一般都是先从数量关系上给出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即对于函数y=f(x),x∈D,如果自变量x在给定区间上增大时,函数y也随着增大(或
在讲函数的单调性时,一般都是先从数量关系上给出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即对于函数y=f(x),x∈D,如果自变量x在给定区间上增大时,函数y也随着增大(或者函数y反而减小),即对于属于该区间内的任意两个不相等的x1和x2,当x1<x2时,都有f(x1)< f(x2)(或者都有f(x1)>f(x2)),则称y=f(x) 在这个给定区间上是增函数(或者是减函数)。这个给定区间,对于有的函数可能是整个定义域D;对于有的函数,可能只是定义域D的一部分。如果一个函数y=f(x),在某个给定区间上是增函数或者是减函数,我们就说这个函数在该区间上是单调函数,这个给定区间称为函数的单调区间。需要向学生强调的是,这个给定区间,指的是自变量x在定义域D内的某一部分区间,也可能是整个定义域D。不是指函数y在值域M内的区间。
现举一例:判断一次函数f(x)= -2x+1在区间(-∞,+∞)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经过解题, 一次函数f(x)= -2x+1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因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所以可以只描两点做出f(x)= -2x+1的图象,沿着x轴的正向,减函数的图象是下降的,这是减函数的图象共有的特点,一次函数f(x)= kx+b,正比例函数f(x)= kx,k<0时,都将沿着直线下降,比如本题,k= -2<0, 直线是下降的。有的函数在给定区间内,可能会沿着曲线下降。
再举一例:判断二次函数f(x)= x2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经过解题, 二次函数f(x)= x2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可做出函数的草图,沿着x轴的正向,减函数的图象是上升的,这是增函数的图象共有的特点,一次函数f(x)= kx+b,正比例函数f(x)= kx,k>0时,都将沿着直线上升。有的函数在给定区间内,可能会沿着曲线上升。比如本题,二次函数f(x)= x2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图象沿着曲线上升。但如果把区间换成(-∞,0),f(x)= x2的图象将沿着曲线下降。这说明对于函数f(x)= x2,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函数在定义域D内有时是减函数,有时是增函数, 函数的图象, 有时下降,有时上升。有的函数,顺序也可以相反。但有的函数,象一次函数f(x)= kx+b, 反比例函数f(x)= ,等等,在各自的定义域内,全部都是增函数,或者全部都是减函数。这些情况可以向学生简单讲解,让他们了解这些情况。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奇偶性是除单调性以外函数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有的教材举了一些实际例子,如汽车的车前灯,音响中的音箱,汉字中如“双”、“林”等对称形式的字体等,这些都给人以对称的感觉。这样,使偶函数的概念显得比较直观、易懂。然后定义什么叫偶函数?什么叫奇函数?对于奇、偶函数的讲解,一般先从数量关系上定义奇、偶函数,即: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D内的任意一个x,①都有f(-x)= f(x),则称这个函数为偶函数。②都有f(-x)= - f(x),则称这个函数为奇函数。然后通过解答例题,论述奇、偶函数的图象的特点,即偶函数的图象是以y轴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奇函数的图象是以坐标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上述内容是从数和形两个方面把握偶函数和奇函数的特征。另外,一个函数能成为偶函数或奇函数,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区间,即形如(-a,a)或[-a,a],如果不能满足这个条件,则函数无奇偶性可言,肯定是非奇非偶的第三类函数。如果函数的定义域是上述两种区间的形式之一,也不能肯定就是奇函数,或者是偶函数,还需要满足上述奇、偶函数的定义,才能是奇函数,或者是偶函数。例如要判断f(x)= x2+x是不是奇函数?首先明确定义域D=(-∞,+∞),关于坐标原点左右对称,f(-x)=(-x)2+(-x)=x2-x,-f(x)= -x2-x,∴f(-x)≠-f(x),∴f(x)= x2+x不是奇函数。同时,可以向学生补充:本题另有f(-x)≠f(x),∴f(x)= x2+x也不是偶函数。∴f(x)= x2+x是非奇非偶的第三类函数。现在有的教材不再提“非奇非偶函数”,建议在解答例题时顺便说一说非奇非偶函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另外,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有的函数,定义域D虽然不是(-a,a)或[-a,a]这两种形式之一,但定义域D只要关于坐标原点对称,仍然有可能成为奇函数,或者是偶函数。例如要判断函数f(x)= 是不是奇函数?先求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0)∪(0,+∞),并不是(-a,a)或[-a,a]两种形式之一,但定义域仍然关于坐标原点对称,所以仍然有可能是奇函数,或者是偶函数。继续演算f(-x)= = - = - f(x),∴f(x)= 是奇函数。这道例题的情况也可以向学生补充说明,让他们增加这方面的知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以上分三个专题讨论了笔者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请各位提出批意见,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涂焜耀,何声威,等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二版.数学.广东高等出版社,2006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