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英语语音知识与学生听力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及应

2017-10-11 06:3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英语语音知识与学生听力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及应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音知识与听力理解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音知识与听力理解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正确运用语音知识,加强听力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课题组以黑龙江大学50名文理科不同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五周二十学时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 语音 听力理解 相关性
  1. 引言
  听作为一种输入型技能,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听力理解的能力是语言使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从事交际活动中,9%的时间用于写,16%的时间用于阅读,30%的时间用于说,而45%的时间则是听。由此可见,听在日常交际中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听力理解是对口头语言的解码过程,是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对声学信号进行分辨、筛选、组合、记忆、释义、储存、预测的过程。因此,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很多,如:词汇量, 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听者的心理因素, 判断推理能力等。语音知识的不足是学生理解有声材料的一大障碍。本文试图通过研究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音知识与听力理解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正确运用语音知识,加强听力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2.调查设计
  2.1实验目的
  通过短期语音训练,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语音知识,纠正不准确发音,以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探讨语音知识与听力理解的相关性。
  2.2实验对象
  受试者为黑龙江大学03级刚刚结束大学英语四级学习的50名文理科不同专业的学生。
  2.3实验设计
  课题组采用举办英语语音知识与听力教学实验班的方法展开研究,为期五周,共二十学时。在试验班授课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分别进行了听力测试和语音问卷调查,为了保证听力测试的信度,我们选择了学生均未听过的1998年6月和1999年1月两年四级考试真题。在实验班授课期间,向学生讲解英语语音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听力中的应用。最后对两次听力测试的成绩进行对比,力图证实听力理解与语音知识之间的相关性。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实验结果及分析
  3.1 通过分析语音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语音状况。
为了了解学生的语音状况,课题组设计了如下问题:
题目一
1. 英语有多少个单元音?
A. 20 20%
B. 18 28%
C.12 52% (正确答案)
2. Many 一词中的a发什么音?
A. /æ/ 71%
B. /e/ 29% (正确答案)
C. /ai/ C. 0
3. increase做动词时重音在:
A.第一音节 24%
B.第二音节 76% (正确答案)
4. interest 的重音在
A.第一音节 39% (正确答案)
B.第二音节 58%C. 3%
C.第一音节和第二音节
5. I don’t think he can do it.这句话有几个句重音?
A. 2 个 45% (正确答案)
B. 3个 37%
C. 4 个 9%
D. 不清楚 9%
6.I shouldn’t have thought it possible
for him to do it.这句话有几个句重音?
A. 2 个 0% (正确答案)
B. 3个 48%
C. 4 个 22%
D. 不清楚 30%
7.I don’t think he can do it.
I shouldn’t have thought it possible
for him to do it.
以上两句读起来占时______。
A.一样长 3% (正确答案)
B.不一样长 52%
C.有时一样长,有时不一样长 39%
D.不清楚 6%
8.lamp-post一词中哪个音可以失去爆破?
A. 第一个/p/66% (正确答案)
B. 第二个/p/ 26%
C. 不清楚 8%
9. I can not make it in the room.
A有一处连读 20% (正确答案)
B有两处连读 58%
C有三处连读 22%
10. ---Could you help me with the work?
---Sorry.如果想表达拒绝应用
A. 升调 6%
B. 降调 94% (正确答案)
如果想表达没听清楚应用
A. 升调 94 %(正确答案)
B. 降调 6%
11. ---Did you have a good weekend?
---No, it was awful. I played football
on Saturday, and it poured with rain.
Saturday 应用
A.升调 12% (正确答案)
B.降调59%
C.升降调26%D.
D.不清楚3%.
12. ----Mary has finished her work.
---- Has she?
A.如果你要作出礼貌的回答, 应用降声调; 如果你要作出惊奇的反应, 应用升降调。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B.如果你要作出礼貌的回答, 应用升降调; 如果你要作出惊奇的反应, 应用降声调。
C.如果你要作出礼貌的回答, 应用降声调; 如果你要作出惊奇的反应, 应用降声调 。
D.不清楚
A.19% (正确答案) B. 72% C.3% D.6%
  通过表一中的1,2 题, 我们可以了解受试者的语音音位知识情况, 音位在音系学中被定义为 “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 语言里小得不能再分的语义单位是由音位构成的, 熟悉一种语言的音位知识, 对于掌握该语言的正确发音有极大帮助, 进而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听力中的辨音。1,2 题的数据显示,只有半数多一点的受试者了解英语单元音的数目,71% 的受试者不能正确读出many 一词。
  通过表一中的3,4 题, 我们可以看出受试者对英语的词重音掌握的不是很准确,只有39%的受试者能够正确读出interest 一词。我们知道,重音在英语语音学里占着重要的地位,它是节奏和语调的基础,是语言表达的主要手段之一,正因为如此,英语属于重音语言之列。英语又是一种韵律性极强的语言, 英语语句的韵律主要是通过音节的交替出现来表示的, 为了满足韵律的要求, 英语句中自然应该有一些比较次要的词失去本身的重音,在这样的情况下, 某些词所保留的词重音就成了句子的重音——句重音。表一5,6,7题显示,受母语重音模式影响,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掌握句重音。在第5题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试者正确回答出I don’t think he can do it. 这句句重音的数目。而第6题 I shouldn’t have thought it possible for him to do it. 这一相对较长的句子,决大多数受试者选择了3 个或4个句重音,没有一位受试者选择了正确答案A。从第7题数据可以看出, 97% 的受试者不了解句子的占时与句重音之间相关,而与句子本身的音节、长短无关。我们知道英语是一种以重音计时的语言,它的节奏的基本倾向表现为各个重读音节的时距大体相等。一个句子里的重读音节越多, 发音的速度就越慢;与此相反,重读音节少而非重读音节多的句子在音速上则要快得多。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话语的正确节奏。因此,要培养良好的发音和辨音能力,词重音、句重音及节奏是一个重要环节。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表一第8题显示,34%的受试者不了解lamp-post一词中,第一个/p/失去爆破。由此可见,受试者对于不完全爆破的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好。从表一第9题我们了解到,只有20%的受试者能正确连读 I can not make it in the room. 58% 的受试者认为can 与not 可以连读。 选择有三处连读的受试者不了解连读只能发生在同一个意群内,因此it 与in 之间不能连读。语音作为语言的物质材料,在话语里从来不是孤立地出现的,而总是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成音节、词和词的序列。在各种语音组合里,邻近的语音往往互相影响,结果引起发音上的变化。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发现听到的单词、短语或句子与书本或词典上所标注的音素音标并不尽相同,这就是英语语音中的音变。如果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语音音变现象就会形成言语障碍,造成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偏差、误解,进而也影响到口语发音不地道。
  从表一第10题我们了解到,94%的受试者会使用升、降调表达sorry 一词表达的完全不同的语义,这是因为sorry一词两个不同语调所表达的不同语义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接触到的,因此,掌握起来很容易。而对于比较复杂的语调表义功能,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如表一第11题显示,只有12%的受试者掌握了升调表达“未完成”这一概念,选择了正确的答案A。在第12题表达的语境中,使用降升调表示礼貌的回应,而使用升降调则表示惊奇或感叹的情感,然而只有19%的受试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语调是连贯言语里声音音调变化所造成的旋律模式。在英语及其他语调语言里,人们使用各种旋律模式来表达话语的意思,表达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情绪,或表达某种“言外之意”。人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根据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色彩形成特定的语调类型,每一种语调类型都有各自的意义和用法,他们在口语中起着重要作用。学习一门语言时,学习语言的发音固然重要——发音准确是说话的最基本要求;但是,在言语交际中,准确的语调却更为重要。说话时,以语音构成的词是按语法规则通过各种各样的语调模式串连成一个个句子的,用于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可以说,没有语调也就没有话语的意义。从表一第 11,12 题的答题情况看,对于语调知识的掌握是中国学生的一大薄弱环节,而正确的语调却是人们表达语义、理解语义的关键。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巴基斯坦留学生基础医学教学实践与探索(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