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工业设计专业的适合性课程研究(1)(2)

2017-10-15 01:25
导读:四、造型基础教学特点 工业设计发展到当代已经成为一种系统性的学问,它不仅要去分析、分类、描述客观世界,还要多学科交叉下的重新整合,重新构
  四、造型基础教学特点
  
  工业设计发展到当代已经成为一种系统性的学问,它不仅要去分析、分类、描述客观世界,还要多学科交叉下的重新整合,重新构筑系统,以形成新的语言、新的秩序、新的思想、新的系统。工业设计学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调方法论,方法论的本质是重组多学科知识结构,重组资源,这也就是创新的方法。造型基础的课程训练,正是从根本上弥补了以前传统图案和三大构成对工业设计学科的理解上的不足,紧紧围绕“形态”这一中心,综合研究材料、结构、工艺、色彩、肌理等因素与形态的有机联系,协调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力求扬长避短,各尽所能。造型基础的教学研究的前身是德国国立斯图加特设计学院的设计基础教学课程的衍生,前设计系主任雷曼教授从事设计基础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几十年,将其在造型基础教学领域的研究和方法传入我国。2001年6月,笔者参加了由雷曼教授和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联合举办的造型基础WORKSHOP研习班的学习,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程研究,已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适应工业设计学科基础形态教学课程体系。这门课程沿着工业设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轨迹,向学生传递工业设计学科的思维方式,并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念,造型基础的课程训练在整个工业设计学科体系中体现出以下特点。
  1.形成工业设计各门基础课程之间的纽带
  造型基础课程综合了形态领域知识、机能技术原理基础、材料科学、结构基础与加工工艺技术和美学等多学科领域知识,从材料、结构、工艺、色彩、肌理等因素与造型形态的有机联系入手,以协调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力求扬长避短,创造一个合理的、和谐的形态。比如:稳定的正多面体训练要求学生研究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能给出结构。作业规则:可用不同的材料、相同的单元(基本单元)组成一个稳定的多面体。“强调运用各种材料(以线、面、体形式的木、钢材、塑料等)根据其材料的材性、构性及构造的形式、节点、工艺达到一个抽象的功能,稳定的需要。”这个稳定的立方体造型,完全是由相同的原件组成。作业的内涵极深,其核心点是个单元形体间的联接方式及节点处理。稳定是抽象功能的凝聚,重复是秩序美的统一,相同单元是工业化生产中标准化的概括。通过材料的选择,材质变换解决构造中的工艺及形式的矛盾,是这个课题的一个重要学习过程。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在学习中,这个抽象的课题使学生既认识了解材料性能和构造工艺的流程,又充分体验到了材料工艺的限制,并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强化了从构思到制作的全过程所经历的各种问题,如材料、工艺的选择,结构、节点的处理。正是产品设计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基础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造型基础的课题训练更启发了学生在设计中综合各方面因素、运用各基础知识、以系统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2.形成“教”与“学”互动的课程评价机制
  传统图案和三大构成课程,其教学过程的学习和评价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分离的个人审美感受,这是和工业设计满足大众审美的综合评价体系的学科要求相违背的。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形式探索了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与市场互动,按照评价体系相互评价和总结的教学模式,这和传统单一的课程形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造型基础课程的训练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完成。因此,课程运用了“干中学”的方式,在设计训练中,课题将引导学生脱离原有的纸上谈兵的学习状态,进入一个在实际动手制作中发现造型规律,解决形态与空间、形态与结构、材料与工艺等实际问题。造型基础课程营造的是“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认识设计、学习设计”的氛围。通过教学、研究与学生的制作、分析,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系统分析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树立协作的观念,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
  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设计之前只是接受过绘画基础教育。首先,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表现出来的是平面的表达方式和单一的思维模式。单一思维模式还极易使所研究的问题变得孤立、分散,以致最终没有联系,而造型基础的综合思维模式则弥补了这一不足。其次,造型基础训练的多元化、综合的思维模式,是将造型的诸多要素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和分析,系统地权衡互相之间的利弊关系,相互协调以获得最佳方案。再次,设计学科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再是只停留在感性思维模式的基础上。感性思维是一种跳跃式的、非逻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虽然能够在造型设计中产生许多灵感和突破,但由于它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因而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复杂条件下的考验。综合思维模式是一种科学、辩证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有效地组织工业设计师的创意,从观察、分析、解决设计问题的逻辑过程中确立初步的批量化生产的概念,从而调动设计师在对待每个课题时,寻找正确的、最佳的设计切入点,以达到最合理的设计效果。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造型基础的训练方法改变了以前的思维模式,从传统的平面思维走向立体思维;从单一学科思维走向多学科交叉综合思维;从感性思维走向感性和理性结合的思维模式。训练中,以3—4人组成课题小组协作方式完成研究课题。比如,交替思考的方法,同学甲的设计初步方案由同学乙接着深入思考,同学乙的方案交给同学丙来深入设计,这样交替数次后,大家在一起评价出最优的方案。这个训练方法为的是建立系统全面的学科观念和适合工业设计要求的思维、协作的模式。
  
  结语
  
  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创造性的复合型,进入科学的工业设计学科的思维轨道就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应从系统构架、设计思维方法、评价体系、应用技术等方面合理构建适应工业设计学科的基础平台课程和主干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一门乃至其他相关课程时目的明确,并能够在设计中合理运用相关的知识。造型基础课程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设计过程中的系统解决的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坚固的基础等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柳冠中.事理学论纲.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郑建启,李翔. 设计方法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宗明明. 德国现代设计教育理论与实践.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郑建启 汤军
上一篇:创新型药学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探索(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