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记忆”在声乐教学和学习中的作用(1)(2)
2017-10-15 01:26
导读:笔者在教学中所教授的对象大部分是没有声乐基础或为考大学而短期“声乐速成”的学生,他们大都对声乐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
笔者在教学中所教授的对象大部分是没有声乐基础或为考大学而短期“声乐速成”的学生,他们大都对声乐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声音概念,课后练习也不认真。多数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不练习或是不知道怎么练。笔者发现如果人为地强化他们的歌唱记忆意识,会对他们的声乐学习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听老师范唱和自己唱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认真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具体教授学生发声方法时,教师会把自己亲身体验告诉他们,让他们充分地理解歌唱器官的运动,懂得歌唱的发声原理,引导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同时,还要用很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歌唱的感觉,让学生在歌唱时把歌唱器官的运动形象地记忆起来;在他们发声前,就强调他们注意对自己的发声进行听觉记忆和运动觉记忆,记住自己刚才所发的声音及歌唱器官的运动情况。在告知他们对错并加以改正之后,与老师的声音和自己之前所发的声音作比较,然后继续改正。这样周而复始地练习,学生对声音有了明确的概念,学生的发声技能也会逐步得到巩固和提高。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一部分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并且对声乐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他们唱不出很漂亮的声音,但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觉记忆训练后在大脑中建立了正确的声音概念,会听辨声音好坏,并且能够分析发出不好声音的原因。
记忆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有着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歌唱者的一切活动从简单的动作模仿到歌唱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因此,歌唱记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声乐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希望教师和学生重视“记忆”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声乐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意·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刘大巍.歌唱训练中的记忆问题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4).
[4]刘敏岚.论影响记忆品质的因素及其培养[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1997(12).
[5]陈 娟.浅谈记忆在歌唱技能训练中的作用[J].黔东南民族史传学报,1996(3).
[6]王茹湘.论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调控[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3).
[7]徐行效.记忆的品质与歌唱者记忆力的培养[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3).
[8]郭义江.论音乐记忆对歌唱过程的心理影响[J].乐府新声,2004(2).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黄敏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