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启发式会计教学浅析(1)网(2)

2017-10-15 02:35
导读:第五,提问启发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由易到难地巧妙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导学生在紧张而又有趣的思维活动中寻求答案,从
  第五,提问启发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由易到难地巧妙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引导学生在紧张而又有趣的思维活动中寻求答案,从而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如在固定资产折旧的学习中,通过对不同折旧方法的介绍、计算和比较,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一是不同方法所需提供的数据有哪些异同?二是哪一种折旧方法对当期费用的影响较大?三是哪一种方法符合谨慎性的要求?四是哪一种方法有利于企业当期纳税额的计算?教师要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期待的目光和适当的点拨。
  第六,比较启发式:比较能让人们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从而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课堂教学中的生动对比,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鲜明的记忆。如在学习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时,通过对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的比较,让学生全面掌握在物价上涨或下跌情况下,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企业当期利润所产生的影响;在学习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时,通达对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企业的产品生产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产品生产成本。
  第七,激励启发式:就是要唤起学生钻研学问的兴趣和勇气,让学生树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学习热情,一步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引入知识圣境,让学生了解会计热点问题及发展形势,激励学生开阔知识视野,积极思维、主动思考。
  实践证明,多种启发式会计教学法的配合运用能调动内因,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对重要概念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利用会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处理会计实务,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是启发式会计教学的主体
  
  教与学是一个师生在互动中共进退的过程,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掌握其知识精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启发式会计教学中除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启”的作用,更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对教学内容的一个总体认识。学生在预习中可标注一些知识点和疑难点,然后带着问题听课,对照老师授课过程中所讲解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逐渐就能自己提出重点和难点。
  第二,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是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巩固和加强,能锻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学生坚持课后复习不仅可保证教学内容的前后连贯、承上启下,更能锻炼自己利用前后所学专业知识处理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第三,加强互动: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悟性和学习动机,对同一问题会站在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认识。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将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共同的“群英会”,学生可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知识的建构。
  会计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分析思考、动手操作;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陶行知先生曾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此,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学”出发,根据学生的学设计教,真正做到“以学论教”、“为学而教”、“以教促学”。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参考文献:
  [1]肖锋.学会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范惠玲.会计学原理启发式教学之浅见[A].林丹丹,杨晓燕.教学法新论[C].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3.
  [3]陶新美.启发式教学初探[A].薛焕玉.中国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李 艳
上一篇:浅谈国内内衣设计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