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内内衣设计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1)
2017-10-15 02:29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谈国内内衣设计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内容摘要:随着国内内衣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内衣设计人才
内容摘要:随着国内内衣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内衣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作为国内服装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开设专业内衣设计、内衣制版课程的却太少。专业内衣设计人才匮乏的问题成为制约国内内衣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问题。如何培养专业内衣设计复合型人才是文章探讨的主要内容,也是高等专业院校和内衣企业关心的问题。
关 键 词:内衣设计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 复合型人才
国内内衣企业如古今、曼妮芬、爱慕、欧迪芬等,最早都是以做贴牌加工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品牌企业。就内衣业集中的广东省而言,内衣设计师和研发人员的需求量大约为5000—7000人。但是培养内衣专业设计的人才的高校太少,和童装一样,高校对内衣设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他们在师资力量、专业课程、实验设备方面也还不够齐全。然而,不少国内的内衣企业试图以发布会的形式展示品牌理念,联合行业协会或媒体面向全国举办一些内衣设计大赛以挖掘有潜质的内衣设计人才。如欧迪芬杯中华元素内衣设计大赛,浩沙杯泳装设计大赛,中华杯内衣、沙滩装设计大赛,盐步杯内衣设计大赛等。他们试想通过举办内衣模特大赛、学术论坛等推动内衣模特的选拔,并以此加强内衣研究理论的相互交流。
一、内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1.设计型人才
内衣设计是一项非常繁杂细致的工作,企业要培养出一个成熟的内衣设计师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正是由于内衣设计的重要性,企业招聘内衣设计师的广告从年前打到年末,却始终没有合适人选,内衣企业的人才缺乏还将持续。
以设计型人才为例,目前,内衣企业的设计师队伍大致有三种:一是内衣企业的样衣工、裁床、跟单等基层人员通过对工艺流程、面辅料的熟悉而慢慢走向技师的道路,有的也担负起设计师职责;另一种是由中专院校毕业后进入内衣企业工作,大多数走上了纸样师的岗位;还有一种则是经大专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学习后,在内衣企业通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累积,走向专业设计师道路的专业人才。由于国内的服装院校少有开设内衣专业的,学院派内衣设计师大都是从服装行业转行过来,没有受过内衣设计专业训练,没有接触过内衣版型、内衣工艺流程,所以,设计师的设计相对也不够专业。而在有些企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这个过程。此外,服装业包括内衣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也造成了对整个内衣业的提升和发展壮大有些不利。因此,内衣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需要新鲜血液的补充。高等院校应该在服装专业中细分出内衣专业或内衣方向,这既符合内衣行业对专业性的要求,又切合当前世界教育向更专业、更细分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2.研究型人才
内衣企业对内衣版型设计尤其重视,不少企业的检测设备价值百万,拥有高科技的检测手段和专业的检测人员。内衣与人体的接触最紧密最直接,对内衣面料舒适性、版型合体性、穿着舒适性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作为内衣行业的从业人员和教育者,高等院校更应该重视人体工程学的深入研究,国内人体数据测量和数理统计,以及特种内衣的压力测试等。高校与企业之间也可以互相合作,利用高校庞大的人才队伍为内衣企业研发新产品、新版型、新面料。这些研究结论部分能够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内衣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二、内衣人才的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开设服装专业大专以上的院校有50多所,加上各省市的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在内,学校数量突破1000所。与国外相比,国内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可归纳为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而对于人才缺乏的内衣行业来说,国内内衣人才的培养有几种方法,除了原始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外,还有短期培训班模式,院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和职业教育模式。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陈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