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3 改进会计岗位实训的组织形式,提升教学手段
会计岗位实训应采取分组实训的方式,按照企业管理方式,模拟社会会计职业角色,确定出主管会计、出纳、制单、审核等岗位,每小组有4至5人为宜,自行分工,再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使每个学生都分别承担不同岗位的任务与责任。这样,学生既能掌握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又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更深层次体会出各会计岗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人都能成为多面手,为胜任每一会计工作岗位工作打下基础。在教学手段上,应采用手工模拟操作与电算化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相互补充与印证。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发或购买会计实训软件,学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选择工作岗位,如出纳、制单、成本核算等岗位,进行训练。借助这个软件系统,可设定足够多的经济业务,使学生在不确定的、未知的环境下独立工作。通过上述实训的组织与教学手段的提升,既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与意志,又可以培养他们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3.4 强化会计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会计岗位实训需要建设一支具有复合知识结构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因此,各院校应为本校教师创造条件,使教师能接触到会计、审计务、财务分析等实务,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近而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实际问题,弥补学生会计实践工作经验的缺乏。教师实践锻炼可采取多种渠道:一是采取送出去的办法,安排实验教师到相关企事业等单位锻炼或兼职;二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实训教学,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实务操作技能的共同提高;三是会计教师应主动寻找实践锻炼的机会,自我提高。如果会计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是分开管理的,建议进行二者的轮转,以调动实训教师的积极性。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4 结语
会计岗位实践教学是一项不断深入、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过程,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岗位实训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需要进一步优化会计岗位实训的教学内容、会计岗位实训的组织形式与教学手段,建立一支“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期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
参考文献
[1] 纵实.会计实验教学的现状及优化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第7卷第2期.
[2] 黄少容.会计专业课堂实践性教学之我见.消费导刊,2009,7.
[3] 王丽娟.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08(12).
[4] 张小安.浅析改进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模式.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44).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