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高职学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17-10-17 01:3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谈高职学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日渐成熟,中国各企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日渐成熟,中国各企业的发展对复合型英语人才和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深化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从事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质量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认识,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模式
  
  伴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对我国的高职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趋势,以英语为交流工具和工作手段的商务英语人才也必须以服务社会、服从经济发展为目的,求得全方位、高质量的发展。
  
  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定位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高技能型人才是指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其规格特征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即具有明确的高层次性;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地劳动,而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性行为。商务英语专业对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是: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商务英语是一门以英语语言学为主体,以服务社会经济、实现国际交流为目的,融合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和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商务英语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专业性较强的英语语言功底,还要具备较高的商务活动知识和技能。而时下我国高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多是以英语语言教学为主体,课堂教学设置和模式也多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要教学手段,而社会各事业、企业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也多是以其自我完善为主要途径,周期短且收效甚低。因此,实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和企业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立足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现状,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教学理念,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认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确立“以英语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商务操作能力为基础、以事业拓展+创新能力为导向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 以就业为导向,确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近两年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目标又做出进一步要求,针对滨海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从原来对人才“商务+英语”基本技能为主的能力培养,转向注重以“商务操作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事业拓展及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规律。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为“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及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掌握宽泛的商贸知识及一定的商务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事业拓展能力和创业能力”。“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是指比较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语言能力;“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是指在商务活动中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成功完成商务任务。只有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才能使高职学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在涉外商务工作中有更稳、更大、更快的发展空间;“宽泛的商贸知识”是指了解诸如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方面的一般商务理论知识和法律常识。“一定的商务操作能力”是指掌握国际商务活动中常用的实务操作能力,如进出口业务单证制作和处理能力、市场调研分析和产品推销能力、商务公关和谈判能力、商务文函处理能力等。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以宽泛为目标。操作能力应着眼于商务实务,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今后工作和发展的基础和平台。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较强的事业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指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敬业精神等,即可持续发展能力。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更新很快,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事业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保证其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利于他们的职业能力进一步延伸、扩展和提升。
  
  3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群情况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改革重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基点,以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商务英语为主体,以商务沟通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培养为重点,从内容和体系上对课程进行整合,构建知识和技能贯通的有机整体,形成脉络清晰的专业课程模块,最大限度保证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循序形成和巩固拓展,充分体现语言与商务、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此,商务英语专业应以“一条主线、二者交融、三个结合、四大模块”为设计思想构建“模块化、进阶式、组合型”课程体系,形成文化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核心、素能拓展四大特色模块,各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形成培养目标的有力支撑。


  “一条主线”: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二者交融”:专业课程设置对英语与商务两大板块进行有机整合,突破传统的商务和英语割裂的模式,使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和国际商务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

 
  “三个结合”: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大模块”:根据商务英语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与任务的要求,课程设置在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将专业课程分为“四大模块”:文化素质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素能拓展模块。


  文化素质模块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专业基础模块由语言与商务两部分组成,通过基础英语等课程的学习及语言强化训练,使学生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通过商务、贸易、金融、营销、商法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比较宽泛的商务知识,并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专业核心模块是本专业的核心模块,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岗位核心技能,通过对语言与商务融合后的课程学习及综合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国际商务操作能力,以满足将来职业岗位的要求。素能拓展模块课程主要包括创业教育与实践以及选修课和职业考证培训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相关课程,拓展专业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未来就业的适应性。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论教师的嗓音训练及嗓音保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