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加强校际合作走合作共赢之路(2)

2017-11-04 01:04
导读:三、加强校际合作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校际合作相应制度的建设。因为制度是校际合作的保证。制度是成员所接受的行为规则,是行为规范化的表现,是

  三、加强校际合作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校际合作相应制度的建设。因为制度是校际合作的保证。制度是成员所接受的行为规则,是行为规范化的表现,是显性的表象。为加强校际合作,学校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制度保证校际合作的顺利实施。“以校为本”的科研制度建设是校际合作的基础。.

  加强校际合作,首先要加强各学校“以校为本”的科研制度建设,即各学校的科研工作要形成体系,抓好落实,形成特色,构成优势。为加强,规范各校科研管理,校际合作学校可以共同起草制定《学校科研工作管理指导意见》;为使科研与教研有机结合,加强了对校际合作教师的校本教研指导,推行了以课例为载体的教育,并积极试验由此而演变出的几种实用的变式,如,围绕一个教育教学问题,由各个学校各派出教师针对同一内容或不同内容连续多轮上课研究等,通过在校际合作学校开展广泛深入的教学实践,积累优秀课例及其管理经验,同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运行机制和模式,通过不断实践,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与此同时,校际合作学校应共同制定培养青年教师的若干管理和奖励条例,设定了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如,通过签署个性化的“教师发展性”,让教师进一步明确在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等各个方面自主性发展的目标;要求青年教师每人制定自培计划,明确目标,自我加压,自求发展。

  校际合作学校还可以联合下发如《关于加强校际合作的实施意见》等,这就要求各校建立起教育科研一把手管理负责制,并将教育科研列为学校年度评估、教师专业荣誉称号评定的重要内容。为鼓励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校际合作的学校之间可以组织开展如“教苑新秀”、“教科研先进个人”和“科研先进学校”的评比。此外,在“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评比中,也分别将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作为基本的必备条件之一。校际合作整体推进在于唤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科研意识,激发他们参与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实现由个体单兵作战到群体合作的转变,为此,作为教育系统内最基层的研究单位、人员相互联系最密切的学校教科研组的建设尤为重要。学校可以打破在一所学校内建立教研组的常规,成立跨学校的教研组,以方便教师的交流,打造浓厚的研习风气和学术氛围。合作的学校还可以相继制订如《教科室主任职责》、《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条理》,对课题研究的优秀课题组进行奖励。

  2.依托高校资源,促进学校发展。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将决定学校发展的高度、宽度和速度,尤其是对于一所新成立的学校。优良的质量哪里来?课堂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因为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的主阵地,只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质量的提高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唯一途径就是教学改革,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双赢。

  在改变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状况,探索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时,我校充分依托高校的技术力量,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通过努力,湖北大学课程改革专家黎世法教授创立的异步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我校的教学改革实践中。2007年12月,受温州市教育局的邀请,我校教师代表到温州市参加了“黎世法教授异步教学法理论和实践报告会”,并作实施异步教学法的经验介绍,得到了温州市教育局林卫平局长、教科院领导及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07年,我校被广西师范学院选定为中小学校长研修基地,每个学期都会有来自全区各地的校长到我校研修学习。广西师范学院定期对我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智力支持。而各校长也在学校研修期间,对学校的办学进行了深层次的考察,并给学校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有效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发展。

  3.利用名校效应,获取办学经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足以使儿童、少年和青年感动、钦佩、赞美、受鼓舞的榜样和理想,就不能想象有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受榜样的鼓舞、对榜样的钦佩,可以使人奋发向上,唤起对自身的思考,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学生便会开始自觉地考验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力量。”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学生的成长需要榜样的引领,学校的成长亦是如此,其中名校榜样示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学校办学之初,我就多次组织学校教育考察团到广西师大二附中、桂林中学等名校去考察学习,让行政领导了解名校的成长历程,领悟名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让教师走进名校,与大师对话,收集课改信息。通过与名校的对话与交流,激发工作热情,获得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从而促进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

上一篇:关于建筑制图信息化教学演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