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学生提问、讨论或辩论之后,教师应予以回答,引导和分析,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并学会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和思考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每次研讨结束时,教师进行理论,使学生在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上都有提高。实践证明,这种借助与新媒体教学手段的对话式教学是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富有成效的教学形式:一是教师在研讨中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使以后的课堂教学有针对性;二是由于学生有了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因而消除了在一言堂式的课堂教学中极易形成的对理论课的逆反;三是学生在研讨中有了积极参与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理论兴趣,较好地训练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和系统准确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四是教师直接面对学生的提问、质询、争辩,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理论修养、论辩水平、宽厚知识背景的机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威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威信大大提高;五是由于这种教学形式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盘数据库与网络信息查询技术日益完善,其应用范围迅速发展扩大。网络技术强烈地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生活和方式,互联网也改变了原有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学习环境,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和途径。新的教学环境是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大学生学习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得到扩充,除了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有限的以文字表征为主的、以应对为的信息资源以外,教师应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参考资料,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的内容。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可通过传媒、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网络的出现让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构建模拟环境,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按照时代要求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时代特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引入新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推动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媒体,尤其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实现了的一体化,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扩大了人的认知空间,为辅助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新媒体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过动画、影像、声音等媒体信息,形声交会,图文并茂,直观、生动、活泼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学生最易接受、最快捷、最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可将活泼、形象、丰富的声像,图文、数表展现于学生眼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这改变了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手段单一,学习枯燥无味的状况,使教学的表现力得到了大大提升,并使学生更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新媒体的使用,可以在单位时间扩大教学信息量。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果和质量。一是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学内容的形态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走向超时空间;二是多媒体的感官刺激功能,使受教育者的视觉、听觉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的学习效果,而且视觉、听觉同时感知的信息要比单用视觉或听觉更全面、更深刻,也更利于保持长久;三是多媒体具有极高的和科技含量,可使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本质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还突出表现为教学内容的增多与教学时间的减少之间的矛盾。如在不到50课时之内,要把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严密完整而又概括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完,无疑是对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严峻挑战。至于讲深讲透、讲活讲新、深入浅出、富有成效,那更是难上加难。实践证明,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课堂与课外形式的相互补充,有意识的精选课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节省学时。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强的特性有利于运用“发现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是一种现代启发式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特点设定问题,让学习者带着疑问学习、探索,并且设置情景,提出假设,提示各种可能,将解决问题的各种思考过程装入教学程序中,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根据计算机的提示,一步步求解问题,并发现和掌握规律。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钻研求知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