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理论教学如何与时俱进
当代大学生获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课的学习。“两课”肩负着把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给学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有纪律的主义公民,成为符合伟大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
但“两课”的教学在现今的高校中不尽人意。在你对“两课”教学是否满意的结果中,只有大约5%的学生对“两课”教学感到“满意”,约25%的学生感到“不满意”,约15%的学生感到“有收获”,却有近55%的学生感到“收获不大”。即是说大约80%的当代大学生对“两课”教学效果持否定态度。这样,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不愿上“两课”,对理论说教和灌输产生了抵触,使“两课”在部分大学生tl,日中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很好的解决马克思主义教学如何与时俱进。
创新是一个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经过了50年的发展,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必须进行改革,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创新适应时代的要求。
首先,是对“两课”课程体系体系的创新。例如采用上海大学国际与事务学院胡进教授提出的“5+x”课程设置的思路,即现有的七门课程适当的归并,减为五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学原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思想道德修养、基础、形势政策,作为必修课,总课时不变,把更多的课时用于开设选修课,形成重点突出、又有较大弹性和选择余地的主副结合的课程体系。
其次,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促进教师更好的教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表(学生用)值得借鉴。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三,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除了改革课程结构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也足很重要的。要倡导研究型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土体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把教师的角色从以“教”为主逐渐转化为以“导”为主。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想像力,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要改革教学手段,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推动创新教育发展可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