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会话中礼貌得体效果的实现手段及语用分析

2017-11-11 02:1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会话中礼貌得体效果的实现手段及语用分析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礼貌得体的是交往的润滑剂,是语言


  摘要:礼貌得体的是交往的润滑剂,是语言能力的一种表现。本文运用礼貌原则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在不同情境中(如拒绝、抱怨和请求)的礼貌策略以及实现这些礼貌得体效果的语言手段,如模糊语言、答非所问和过去时的距离感而产生的间接性等,为礼貌行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论文关键词:礼貌原则;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礼貌策略;语用分析

  一、引言

  礼貌是和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言语交际赖以顺利进行的协调因素。维护双方平等的地位和友好关系,是人们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所做出的努力。它同时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不同的话语内容,不同的参与者以及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礼貌或礼貌程度。

  (一)礼貌原则
  根据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含义(impli—cature)可以给语言事实提供一些其他理论所没有的功能性解释。格莱斯认为,正常的语言交际一般遵循合作原则或准则。里奇]进一步提出了若干相关的“礼貌原则”,来支持和补充格莱斯的会话准则。里奇认为,委婉的话语,是建立在礼貌这一文化因素上的。里奇的六类礼貌原则的基本规律就是:说话人在说话时要尽量多给别人一点方便,尽量让自己多吃一点亏,从而在交际中使对方感到受尊重,进而获得对方对自己的好感。人们在会话中,常用一些表达意愿和心情的动词的过去时来表达与日寸‘间毫无关联的意义,可以说这是说话人有礼貌地以育行事,恪守礼貌原则的一种手段。对于同一种语言功能(如请求),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反映礼貌的程度。而对于同一种语言形式f如祈使语气),根据不同的语言功能(请求、提供),可以判断说话人是否有礼貌。礼貌主要是针对他人(听话人)而不是自身(说话人)而言的。同时,从根本上讲,礼貌行为是不对称体,某一对听话人或第三者有礼貌的行为,对说话人却不礼貌,给受话人留面子的行为,却会使发话人丢面子。反过来也是这样。

  礼貌的选择程度指的是说话人发出的话语的间接性程度或留给听话人接受话语的自由程度,可以理解为说话人对他人或事物的热情程度。Lakoff认为,礼貌程度其实是以下条规律为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估的,这二三条规律是:不要强加于人(Don’timpose);给人以选择的机会(Giveoptions);友好相待,即双方建立起平等互利的关系。这里有两种情形:如果命题内容对听话人有益,那么话语越是直接,就越是能让听话人接受,因为话语暗含较高程度的热情与好客,如Usemycar!如果话语内容对说话人有益,那么话语越间接,留给听话人的选择性就越大,话语也因此显得比较礼貌和得体。如Do you think you could possibly do some shoppingforme?就比Canyoudosomeshoppingofrme?听起来更礼貌得体。为了使话语的强加语力更遥远、更间接、更委婉,甚至可以增加一些定倾向的词语,如Couldyoupossibly take me home?或者W ouldyoum indtakingm ehome?

  (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面子问题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上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语言学家塞尔日丰富和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还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沦:当说话人出于某种原因或意图不想直接使用行为动词时,他会采取间接的言语手段来实现某一言语行为。塞尔认为“礼貌是间接语言产生的主要动机”。“语言的间接性是语言的字面意义和语言的话语意义之间的不一致所带来的结果。比如,在餐桌上,Canyoupassmethesalt?是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祈使语气,从字面意义上看是询问听话者的能力,而其话语含义则是表请求。

  布朗和莱文森认为礼貌是语言运用的普遍特征,社会各群体都拥有表达礼貌的方式,只不过语言实现模式不同而已。布朗和莱文森的理论同绕“面子(face)”展开。面子是“人们在交际行为中相互认可的一种协商产生的形象”。面子概念普遍存在于各种文化之中,它包括相互依存但又相互矛盾的两方面—~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前者指人们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同,后者指人们希望自己的自由不受侵犯。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各方必须在面子上下工夫,使言语恰当得体,既要维护积极面子又照顾消极面子,因为人类在交往中“没有不要面子的交际”。现实生活里,有些行为无法顾及到交际事件中所有人的面子,布朗和莱文森把这样的行为称作威胁面子行为(Face—ThreateningAct),如拒绝和抱怨行为。

[1]     

上一篇:关于多媒体技术在皮肤性病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