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例如,在上海教学出版社《大学》(全新版)综合教程第4册Unit3TextA GettheJob YOU Want中有这样一段话,“In my opinion,the majority ofNew York cabdrivers are unfriendly,ifnotdownrightrude.Mostofthe cabsareiflthy,and almostallofthem sport animpenetrable,bulletproofpartition。”(在我看来,纽约大多数的出租车司机即使不算无礼透顶,至少也是不友好的。车辆大都十分肮脏,几乎所有的车都触目地装有难以穿透的防弹隔离装置。)为什么纽约的出租车会有如此“粗鲁”的一面,而且还是“大多数”呢?翻阅纽约出租车的背景,我们不难发现,原来纽约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不高,工作辛苦,所以从事出租车职业的一般都不会是本地人,而是来自第三世界的移民。这自然就解释这一现象的由来。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了解这一文化,既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和直观感,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而在讲授这一文化现象的同时,也可以把大学大纲上要求的一些词汇,如:lean(微薄的),immigrant(移民)等词放入知识体系中,做到教学的准确、生动、清晰。
4语言应用中的文化因素
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而交际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直接影响着语言理解的准确性。例如,在08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中,有这样一段话:Shewasthereforthebuses in M ontgomery,thehosesin Birmingham,a bridge in Selma,and a preacher fromAtlanta w ho told a people that‘W e ShaE Overcome’.讲的是一位在亚特兰大投票的106岁的老人她见证了的发展,的进步。在这里,如果不了解thebusesin M OntgOm erY,the hOSes in Birmingham,a bridge in Selma以及apreacherfrom Atlanta所代表的文化,就无法理解演讲者想表达的确切含义,也不可能领略欣赏到语言的与魅力,严重者还会造成文化交际中的误读与冲突。由此可见,文化因素存在于最基本的信息传递中,在作为语言应用的交际活动中,只有在了解文化上的语言交际,才能突破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更好的进行信息传递。
5培养学生发掘文化的意识
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所有的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只有提倡教师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才能培养大学生去了解文化发掘文化的意识,才能让文化与语言学习互相交融,全面的发展英语的语言运用能力。
2l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全球化这一特征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知识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某类专门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必须为这一使命,把语言学习与人文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了解文化,在了解文化的同时巩固语言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发掘文化的意识,广泛接触更多的与语言相关的文化资料,拓宽本身的知识视野,在人文常识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语言知识,以更高的综合文化素养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