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关键词:荣辱观 高校图书馆 网络 道德
论文摘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公民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创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意义重大。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信息、获取知识、交往互动的重要渠道,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的魅力是无穷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开发、去利用。然而网络的危害也是致命的,期待我们辨别真伪、科学筛选、合理使用。日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实现了网上办公,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有条件的还建成了数字图书馆,为馆员和读者r网查找资料和了解各类信息提供了方便。同时,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教育、引导馆员和读者遵守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高校图书馆急待解决的课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公共生活、公共利益等方面,确立了公民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对于高校图书馆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加强高校图书馆网络道德教育的意义
网络道德是一种依靠网络公民的舆论和其内心信念来规范、调整的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网络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在网络世界中,形式各异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价值取向、文化现象融汇交织,孰是孰非、孰真孰假令人难以判断。各种反动、暴力、黄色、黑色的信息垃圾充斥网络,使涉世不深的年轻人难辨善恶美丑,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扭曲着他们的人格,甚至导致了社会混乱。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脱离现实生活,逃避现实交往,将时间和精力投人到网络交往中,人际关系变得疏远而冷漠。网络给人们提供了“绝对自由”的虚拟空间,传统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逐渐失去了约束力。据调查,高校许多大学生都有过不文明的网络行为。有的盗用过别人密码;有的有过网上骗人的经历;有的在网上造谣传谣;有的访问过不健康的网站。面对如此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对高校大学生读者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公民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2.增强追求真知、抵制愚昧的自觉性。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