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以深化改革为基础强化高职精品课程建设(1)

2017-11-15 04:23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以深化改革为基础强化高职精品课程建设(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要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为基础,要具有争创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要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为基础,要具有争创一流的意识和勇于进取的精神,同时还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关键词]高职精品课程建设

为了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教育部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深化教学改革,扎扎实实地进行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职精品课程的重要途径。
一、精品课程建设要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为基础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应当服从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为前提,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为基础,打造出能反映高职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必须服务于这个总体目标。几年来,我院以教育部文件指示精神为指导,在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教学改革。从2002年开始,选择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学前教育两个专业作为改革试点。在试点专业的带动下,全院各专业都进行了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粮食专业主要实行“产教结合、校企交替”的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探索分层次教学;会计专业实行了“分段制十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实行了模块化教学,并尝试了“订单式”教育;物业系实行了“情景逼近式”教学模式等等。2002年省教育厅启动了第一批省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项目,我院组织广大教师积极申报,经教育厅评审通过,我院主持6个项目,参与9个项目,其中《粮油储检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现已结题,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另有《高职学生素质及其培养的研究》等3个研究项目被评为辽宁省首批教育科学“十五”优秀成果。我院还十分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组织广大教师申报院级教改项目20多项,其中5项被师范大学批准为校级教改立项。通过广泛深入的教学改革,广大教师对职业教育的性质、任务及其特征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普遍树立起职业教育的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并自觉地贯彻到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建设当中去,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一个院级、校级(师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梯度结构已经初步形成。改革引领了课程建设的方向,课程建设又促进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精品课程建设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建院伊始,我们就提出了“争创省内—流、国内知名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它是建立在对党和国家关于高职教育方针政策的深入学习和对我国高职事业发展前景的理性思考之上的。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全国高等教育中已占有相当规模,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办好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周济部长指出:“教育的高水平应该而且可以表现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上,高等职业教育同样能办成一流的教育。”2003年开始评选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的时候,按上级规定,没有省级改革试点专业的学校,原则上不具备参评资格,如若申报,则各项评审指标均需达到一流水平。当时我院申报的改革试点专业尚未批下来,但我们并未因此而放弃这次机会,而是以勇于进取的态度,积极参与。在全院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粮油品质检验》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同时,我们狠抓精品课程的机制建设和硬件建设。为了全面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我们召开了全院精品课建设工作动员大会,总结和推广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学院制定了《2004—2007年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其中包含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提出每年建设3—5门院级精
品课程,四年建成15~20门精品课程,要求各系部都要有计划地抓好精品课程建设。我们还加强了教学管理和评教工作,开发了教学测评软件。出台了精品课奖励办法,分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四个档次进行奖励,全力支持和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所需的资金。同时,建立校园网,充实电教工作的人力资源。所有这些,都为精品课程建设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机制和物质条件。现在,一个树立精品意识、争创精品课程的氛围已经形成,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发挥了机制效应。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谈班主任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