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模式(2)
2017-11-19 01:49
导读: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教学目标,无论何时都是知识、觉悟和能力的统一,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总目标下,它特别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因为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教学目标,无论何时都是知识、觉悟和能力的统一,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总目标下,它特别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因为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创造性素质的灵魂,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创新教育的天职。
三、教学内容必须改革
传统教学,在内容上,抱着“教学大纲”和“教材”“打滚”,非常封闭和狭隘。创新教育要求教学内容要结合形势和实际适当扩充,并能将单科学习和多学科学习结合起来等,要遵循课程标准和教材,又不能完全拘泥于课程标准和教材。教材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滞后性,思想政治教材更是如此。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能结合时局和形势,不断修正过时内容,增补有关新内容,要密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实际。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课外书籍、报刊、传媒和实际生活等吸取丰富的知识营养,扩大知识面。教师还要能根据创新教学的需要,开设一些“热点”、“焦点”讲座课,以及创造思维训练课等。所有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授知识方面,传统教学主要是陈述性地将知识结论教给学生,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缺少主动的思考和研究,对知识理解不深,不利于形成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造力。创新教育的知识传授,从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出发,根据具体教学条件,有时要求讲解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有时也要体现逻辑和历史的一致,这从一个方面确实能起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作用。
不仅如此,创新教学在教学内容十分重视教给学生关于方法的知识,使学生能变理论为方法,化知识为技能,实现观点与方法的统一、理论与应用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另外,在创新教学中,要求教师经常结合教学,渗透人文教育,思想政治课在这方面更为突出;还要重视学法指导等;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等,为培养创新能力夯实宽厚的基础。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四、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必须转变
传统教学中,学生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严重束缚。创新教育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使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生动活泼地创造性的学习。关于这个间题,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