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2)

2017-11-19 05:50
导读:(二)单一性 一是指学习主体学习途径、手段的单一性。学习主体获取知识和技能主要甚至唯一依靠教师直接传授,缺乏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手段。学生“

  (二)单一性
  一是指学习主体学习途径、手段的单一性。学习主体获取知识和技能主要甚至唯一依靠教师直接传授,缺乏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手段。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二是指学习主体大多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单一个体,不能形成大规模的集团和社会的整体性质的学习活动。
  (三)知行对立性
  在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定格在科学世界和书本世界之中,散失了应有的完整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存在着一种疏远学生当下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片面倾向,学生的学习只注重科学世界和书本世界,远离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再有,学生的学习注重未来世界,脱离现实生活。在“教育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种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总是想方设法把一种预设的成人化、社会化的生活模式强加给学生,牵引着他们走向一种既定的生活模式,而没有在认识到人的生活尤其是学生的未来生活是不可限定、不可全盘计划的,致使学生的学习严重脱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新的学习方式要求从传统的以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合作的、探究的、网络化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以下一些学习方式:
  (一)基于合作的学习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推动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合作互助的机会,合作的意识和动机显得十分淡薄。绝大多数学生在通常情况下表现出一种学习的“个人主义”。这种学习方式使他们缺乏合作的愿望和冲动,不愿与他人一道分享学习成果。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之间的相互隔离、嫉妒、疏远和对立。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的场景中,不仅学生,而且家长、老师、社区人员都可参与学生的学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社区人员之间可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
  所谓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上的突破、技术上的革新、艺术上的创作,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发现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衡量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重要的不仅是要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在于学生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才能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无疑,这种感受的获得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这正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最终所追求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三)基于实践的学习
  实践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学生学习知识的获取,学习技能的培养,学习素质的提高,无不是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学生的学习是以实践为基础和生长点的,学习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为统一的有机整体。
上一篇:论体育交往的特点与作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