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论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1)(3)

2017-11-19 05:50
导读:传统的学习方式割裂了学习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关系,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结果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厌学、逃学等不良后

  传统的学习方式割裂了学习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关系,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结果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厌学、逃学等不良后果。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局限于此是不够的,也是很危险的。因为现成的书本知识是他人的认识成果,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他们亲自得来的,是一种间接知识,一种偏于理性的、尚未和感性认识结合的、不完全的知识,学生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转化为能够理解运用的东西,还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为基础。这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如以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为目的的认知实践,以处理自身日常事务的生活实践,以处理与他人相互关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交往实践等。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熊继承 皮莉
试析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
浅谈高校学生评教的弊端
上一篇:论体育交往的特点与作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