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立法基本原则研究(1)(3)
2017-11-21 01:33
导读:三、培养“职业人”的原则 “职业人”是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对受教育的徒工、青少年等所提出的要求与标准,其内涵主要体现在“整个教学目标的基
三、培养“职业人”的原则
“职业人”是职业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对受教育的徒工、青少年等所提出的要求与标准,其内涵主要体现在“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特定职业所必需的全部能力”。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不’同的,各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岗位人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通过立法调节不同时期、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知识,即与本职业、本岗位密切相关的、必不可少的知识领域;二是技能、技巧,指操作、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态度,指动机、动力经验等,是一个情感领域、活动领域;四是反馈,即对学员进行评价、评估的量化指标领域。
职业资格制度作为日前国际上通行的一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坚持把从事—定职业所必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以职业资格制度来评价学习者的职业知识与技能,“旨在培养合格技术员和熟练、半熟练劳动者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该是所有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⑧积业资格制度强调“职业人”具备的知识、能力、技能,在产业、行业规范化的基础上,确立从业者适用的人才标准.保证执业人员的素质、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一)知识
18、19世纪开始出现对古典教育的反动,其重要表现就是要求拓宽教育内容的范围,以及对古典学科知识的批判,强调科学知识在社会与个人发展中的作用,满足社会对功利性的追求。当时的教育家对发展职业教育持谨慎态度,但还是坚持教育应该与人的现实生活相关。“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总的答案就是科学。”科学知识主要指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不仅为生活指导,同样也为智力训练提供最有价值的知识”。⑨纳尔指出:“科学、工业、商业和技术的进步,中产阶级对教育兴趣增长,民族主义与国家进步对教育的要求,以及对教育与社会关联的新认识,产生了一种强烈而持续的要求:教育应该以社会效率为目标。”⑩教育的社会效率体现为三件事:“第一.公立学校必须承担下面的任务……第二,学校的课程应该变得对社会的需要更贴切,适应不同社会阶级的要求,以及家长般地反映国家为儿童的发展和福利而显示出来的不断增长的兴趣;第三,教育应该带头,并且成为改进国家和社会福利的手段。”(11)这代表着欧洲许多工业化国家的教育价值取向。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愉快教育在蓝球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