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学方法的革命与教学内容的进步(1
2017-11-22 06:5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网络教育-学方法的革命与教学内容的进步(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教学在引入网络技术后,无
摘 要: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教学在引入网络技术后,无疑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冲击,引发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革命与进步。本文通过目前网络教学的现状,结合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从“备课”、“教学”、“课外作业”等具体环节出发论述了网络教学的优势。并着重在利用网上资源,教学方法创新,强调交互与协作,利用网上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文章的最后对网络教学的发展趋势给予积极的肯定。并指出学校在积极建设
校园网的同时应注重教学数据库的建设,如编写优秀的教学课件和建立有特色的教育网站。 关键词:网络教学 多媒体 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教育的进程已在我们身边迅速展开。首先是多媒体计算机迅速普及;其次是Internet网覆盖范围的扩大,校园网的建立;第三是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现代远程教育,使网上教育资源日益丰富起来,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条件。 教学引入网络技术后,在引发教育技术进步的同时,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必然对教学形式、方法、内容的革新与进步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想通过网络教学的现状,从“备课”、“教学”、“课外作业”等几个环节,分析一下网络教育的优势,并通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对网络教学发展趋势作一些展望。 一、教师在备课阶段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广泛搜集信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从而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案,筹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好的教学方案,应当准确反映该专业的本质特征,既要概括以往的教学成就,又要捕捉该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这就要求在短时间内收集、记录、整理大量的信息。这方面,网络提供了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和渠道。 Internet是已覆盖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全球性网络,其上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且网上信息具有传递迅速、更新快、共享性好等特点。备课教师在阅读传统教案的基础上,找出问题和研究方向,列出提纲。通过WWW把Internet上不同网站的相关信息连接起来,按照不同的主题查阅相关的信息资料。利用这些资料修正和丰富手中原有的教学方案。 通过对已获信息的分析与研究,结合自己授课过程中的收获与经验,可以编写出新的教学软件,在Internet自己的WWW网页上发布,学生则通过访问这些网页的内容来学习。教师准备和制作这些教案的过程,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而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成份。这就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尤其是不断创新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编写的新的教学软件,既可以丰富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又可以形成新的网络化教学的数据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只能被少数人占有和使用,而且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场合被有限地使用,造成人类知识资源的浪费。在网络教学中,可以把著名老教师和中青年优秀教师所编写的多媒体教案集中起来以形成网上教案库,使网上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与更新,使已有的知识不断地被越来越多的人反复利用,其价值也就成百上千倍地扩大了。 网络化教学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作支持,所以建网时在硬件上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网络一旦建立起来,信息能否在其中充分流动起来,并不断补充更新,就是这个网络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都能利用“备课”这一环节,不断编写出新颖的、高水平的多媒体教案,那么网络才能像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不断有新鲜的血液补充、流动,才能迅速的成长并活跃起来。可见教师备课不仅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同时也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补充。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在备课阶段已充分显现出来了。 二、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阶段的优势,使教学活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口授、板书、提问、作业等几个重要环节,有经验的教师善于灵活运用,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并注重教、学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由于网络教学具有交互性、情境化和共享性,使教的手段更加丰富,学的方法更加新颖、多变,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学员参与手段和参与意识的加强,使学习变得主动。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刻板与沉闷,学习的氛围也变得轻松、活泼起来。 1.强化教学的创新性,提高学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实质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教师囿于已经掌握的知识,划定让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然后回答并记忆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很显然,学员的视野和思路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所以各高等学校都特别强调以“交流”打破局限,增强活力。 网络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将某一专业的知识,按照其相关性联接起来,在占有大量相关信息的前提下,学习者可以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思维的脉络更加清楚,有利于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教师在制作自己的教学课件时,能注意引导学员在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方面下功夫,就能有效克服对各孤立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从整体上、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所学专业知识的本质。 2.强调交互性和协作性,使学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传统教学的交流点限于师生之间,交流方式限于语言交流。网络教学则打破时空界限,所有上网的教学参与者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流。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引入使交流的形式多样化,除了语言,还有文件、数据、图表、图形、图像。为深入广泛的交流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和渠道。网络还提供了共享性的学习界面,为众多学员协同工作、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探讨、解决某项难题提供了可能性。广泛而频繁的交流既可张显学员个性,又能培养学员共同完成某项工作的协作精神。教师则可以利用课前检索出的相关信息,引导学员关注问题的重点与难点,启发学员的思路。也可以在预先制作的课件中划分出不同的范围和层次,让不同的学员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和研究,最终通过综合大家的研究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
浙江大学一个有关“流体
地质学”的典型课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相关知识的导航目录,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动选择学习各种典型的地质现象,了解相关的知识。每个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过程都不尽相同,但课件中的评判系统可以为每个学员打分,判断其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正误。教师再综合学生学习的情况,找出共性的问题或难题,通过集体交流、讨论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网上学习的广泛性与开放性的特点,使交流与协作成为非常普及的学习方法。学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交流的习惯和协作的精神。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校园网络安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