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科学理解和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

2017-11-22 06:54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科学理解和应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文章揭示目前“德目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源在于对意
[摘 要] 文章揭示目前“德目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源在于对意识形态狭隘化的理解,讨论 了意识形态对于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性实质及其意义,并就如何体现思想政治理 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提出了遵循符合学科教育发展和人的成长规律的内容与体系的构 建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教育
  
   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中,尚存在一些理论问题需要解决。其中难点之一 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问题。科学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 属性,有助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构建符合学科教育和人的成长规 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和体系。这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效性的关键。
  
  一、 “德目主义”教育来源于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误解
  
  自从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 简称《意见》)颁发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努力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际 教学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形式的“德目主义”的教 学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和深化,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思 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所谓“德目主义”教育,是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近年所 批评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即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仅以简单原则和规范的形式,从德育所要 达到的目标出发,教条化或口号式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1]。比如,我们要求学生 树立爱国 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观念,那么,我们往往仅以此一维度而直截了当地展开 思想品德课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所以,在高校许多教育工作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的印象里,思 想政治理论课目的在于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因而不同于一般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它所要讲解的主要内容,只能是针对享乐 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的观点和内容 。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一种对意识形态狭隘的功利化理解的思维定势: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是 专门讲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问题和内容的课程;二是关于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问题,只有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提纲挈领地来负责和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因而就没有也不应该有与其他人文与社会 科学同等的学科地位。这种观点由来已久且影响至今,但是实际上并不符合《意见》的精神 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按照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意见》 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哲学社会科学中的 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 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作用。”[2] 现实问题 是,如果按照上述观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狭隘和功利化的意识形态的理解,那么,在教育 教学过程中,就无法摆脱长期以来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束缚,我们所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也只能是“灌输和说教”,在一定程度上有违学科内在发展的规律,脱离大学生理性培育的 特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德目主义”教育教学思想的根源正是在于这种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误解。表面上看,这种观 点似乎很有道理。因为,作为党和国家主张开设的、并由高校所实施的对大学生广泛 开 展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意识形态的特征十分明显。而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 主义原则及其教育,始终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倡导和坚持的主旋律,也成为党、国家和 政府在制定方针、政策和具体法规时的指导性原则。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培养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