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机类专业设计中的应用

2017-11-23 05:11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机类专业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机类专业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训练学生综合专
摘要:机类专业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训练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除了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外,还应通过专业设计的历练、提高学生的多元专业智能,把学生培养成充满灵性的创新者。本文阐述了通过专业设计对学生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自我认识智能培养的探索,并归纳出多元专业智能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机类专业设计;多元专业智能;培养与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针对传统的一元智能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类智能不是在标准化测试中所得到的成绩,而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他还特别强调指出:人类的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即人类智能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
  机类专业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教师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查阅手册、资料,经过计算和绘图,完成某一特定课题的教学过程。是使学生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专业设计对提高学生综合专业能力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如何在专业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中促使学生从单纯书本知识的学习到实现多元创新智能发展的飞跃,这是一个在教育领域中具有根本性的深层次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死读书、读死书的模仿者、书呆子,而是要培养成充满灵性的、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者。为探究此问题,本文尝试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专业设计中,以此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多元专业智能。
  
  语言智能的培养
  
  专业设计大体包括实习、设计、撰写论文及答辩等阶段。首先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准确应用专业术语的能力。所谓专业术语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约定俗成的,用来反映本专业事和物的一种特殊语言。例如涉及润滑油与工作表面的吸附能力时就应该使用“油性”这一专业术语,而当谈到润滑油的流动性时,因其直接与油分子层间的摩擦力相关,就不能用“油性”一词,而应该改用“粘性”一词来描述。可见,准确地应用专业语言的能力取决于学生对专业概念准确、深入的理解,也是对学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是通过专业设计锻炼学生应用专业术语正确地表达个人思想,消除语病和歧义。例如学生在研究现代设计法应用的课题时,为说明现代设计法的必要性而说现行的设计方法太传统。这句话本身就不严谨。因为现代设计法正是在传统的设计理论上发展起来的。我们不是要摒弃传统的成熟的设计理论,而是在掌握传统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去探索、扩展和延伸更先进的设计方法。
  在专业设计中,指导教师应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在专业语言使用方面出现的偏差,锻炼学生的专业语言智能,提高学生准确使用专业语言进行思想交流和专业创作的能力。
  
  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
  
  在专业设计中,学生计算、绘图的工作量很大,然而专业设计的目的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学生计算和绘图的技能技巧上,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对学生科学逻辑思维智能的培养。
  专业设计之始,有的学生在拿到设计题目时便一头扎进设计计算中,显得毫无章法,十分忙乱,到头来弄得一头雾水,设计错误百出。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逻辑思维。教师在设计开始时就要向学生讲述进行设计的科学逻辑思维方式,不要忙于计算绘图,而要进行冷静的思考——首先,如何完成主要设计任务;其次,除完成主要设计任务外,如何进行其他步骤,如零件的装拆、润滑、密封、起吊、保养、标准化等;最后还要考虑设计的时间安排、前后次序、主次关系等等,编排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流程。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善于比较,从而归纳出最优设计方案。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避免走上混乱无序的设计弯路。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在设计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抓住影响设计的关键环节。例如,有的学生要设计夹具装配图,教师则应提醒学生夹具的关键部位其一是定位元件,其二是夹紧元件,若缺失这两点,学生夹具结构设计得再复杂也是错误的。
上一篇:浅析教育实验发展的分流与融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