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谈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

2017-12-08 04:50
导读:(1)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2)认真分析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3)从这些问题中如何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举例:在讲“弹力”这节课时,教材

(1)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2)认真分析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3)从这些问题中如何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举例:在讲“弹力”这节课时,教材中分析放在桌子上的书会受到向上的弹力作用,原因是桌子发生了微小的形变。但这种微小的形变学生用肉眼是看不到的。那么怎样使学生相信这个微小形变的存在呢?老师拿一个一尺左右的竹片,用手压弯,这个形变很明显。让竹片恢复原状,再往竹片上放一个小铁车,由于重力的作用,学生能看到竹片发生了形变。拿下铁车问学生,若竹片上落一只苍蝇呢?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也会发生形变。这时得出结论:形变有的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但它又确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