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活动对歌唱的影响(1)
2017-12-11 06:4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浅析心理活动对歌唱的影响(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提要: 一个好的歌唱家,必须正确、能动地调动和支配自身与歌
提要: 一个好的歌唱家,必须正确、能动地调动和支配自身与歌唱有关的各个器官,构成一个健全而良好的 歌唱“乐器”,以完成全身心的完整的艺术歌唱。在此过程中,既要进行艺术嗓音发声的机能训练,又要进行用嗓音来表达
音乐风格能力的训练。在这一系列训练以及作品的表达过程中,充满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并且心理活动对歌唱者的歌唱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心理活动的各种表现入手,从心理感觉、联想与想象、意志等几方面分析了心理活动对歌唱的影响,归纳了歌唱发声中的几种心理障碍,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关 键 词:心理活动, 歌唱艺术,联想与想象,意志,心理障碍 我国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德国著名歌唱家汉姆波尔说:“用你的心儿去歌唱。”韩愈在这里所说的“思”和汉姆波尔所说的“用心”,都指的是人的思想、思维,即今天
心理学家们研究的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是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着的联系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人的一切行为(包括正确的或是错误的)都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任何心理活动,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①
歌唱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当我们在进行歌唱活动时,无论在演唱技巧的表现上,还是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上,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学习成功的秘诀,也是学唱入门的钥匙。那么怎样使用这把“钥匙”去打开声乐宝库的大门,登上音乐的圣殿呢?现在,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下歌唱发声中的心理活动的变化和影响,因为它对于声乐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 歌唱发声的心理感觉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心理学指出:“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就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种反映叫做感觉。人借助于感觉,感知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如颜色、气味、声音等。感觉也使人知道自己身体所发生的变化。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通过感觉而获得的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②
歌唱的过程由发声系统来完成。歌唱过程中进行的生理、心理调控则应针对歌唱各器官并在符合其各自活动规律的前提下,采取正确的心理感觉与状态去训练、学习和演唱。因此,在我们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一般都把歌唱发声的方法以“感觉”的方式来学习。例如,我们在歌唱发声时要保持“深呼吸、高位置”。为正确的体会和做到 “深”和“高”,老师便用一些通俗易懂、实实在在的感觉来启发我们:如用“打哈欠”的感觉来体会“深呼吸”状态;用“哼鸣”的感觉来体会“高位置”所在。老师用许多不同的感觉方式去解决我们在歌唱发声中存在的毛病,使我们逐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因此说,方法是抽象的,而感觉是具体的,学唱,光知道方法,自己做不到,那么方法还是老师的。只有实实在在的找到了具体、正确的感觉,才算是把老师的方
法学到了手,真正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歌唱发声的感觉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静觉等等。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听觉。声乐艺术是听觉艺术,歌唱者能准确表达声乐作品的内容,运用最美好的声音,离不开听觉的鉴别与监督。对于学声乐的人来说,必须具备良好的对声音的感觉和听辨能力。听觉主要是对声音的四种属性加以区分,即音色、音值、音量、音高。歌唱者的感觉应该走在声音的前面,即在未唱出这个音之前,感觉中好象已经听到了要唱的音的音准、音色、音量等。这种心理的超前意识,对于发声的音响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 联想与想象在歌唱发声中的作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联想与想象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与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及意志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它不仅是一种客观反映过程,而且还是一种主观积极的心理活动。
老师常对我们说:“唱歌不是力气活,不能用蛮劲,也不是单纯的发声匠。要有音乐,要动脑子,将技巧与音乐有机的结合起来去唱,否则是唱不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演唱时,要打开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出一种意境,将自己融入进去,作到情中有声,声中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