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学》教学改革探讨(1)
2017-12-13 03:08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电力电子学》教学改革探讨(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课外
辅导、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电力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其取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力电子学教学改革教学手段
AbstractTheteachingreformofpowerelectronictechnologyisexploredinthefollowingaspectsasclassroominstruction,tutorshipafterschool,experimentandpractice,examinationandeffectafterteachingpracticeinthispaper.
Keywordspowerelectronictechnologyteachingreformteachingmethod
一、前言
《电力电子学》是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业自动化和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该课程的特点是基础性强,体现了弱电对强电的控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二、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学的日新月异,《电力电子学》课程的内容也不断更新、发展,越来越丰富。但由于专业课程的不断增加,电力电子学课程的教学学时却越来越少。这一矛盾对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基础厚、知识博、能力强、口径宽和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教学目标,我们《电力电子学》课程组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为了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组织几个方面入手,借鉴其它学科的先进经验,大胆革新,形成了自己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教学特色。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了梳理、精选和更新。根据各位授课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目标分类法的指导下,我们将课程分为八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确定一两个重点内容授课时,以重点内容把所学单元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过程讲清讲透,强调基本概念和分析问题的思路,非重点内容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这样既避免了重复讲述,又体现了知识的层次性和扩展性。精讲必须多练。我们从能力培养着眼,对每一个重点单元精选例题和习题,注重讲、练结合,保证练的比重,加强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大纲以外,授课老师增加了电力电子电路的部分仿真技术内容。实践证明,这部分内容的引入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更好地理解基本原理、概念,提高设计应用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实际授课时,我们还注重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及时将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引入教学,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先进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在教学手段上,我们采用了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并配合教材开发了一套多媒体CAI课件。动画和多媒体方式的引入,使电力电子电路中比较抽象的电特性变得直观,使得原本难以理解的问题,如电路在不同时刻的不同等效形式,输入输出波形的产生等,变得比较容易。学生容易建立起相关电路的清晰概念。此外,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立体化、直观化地展现大量的教学信息,避免授课老师将大量时间用到在黑板绘图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开放式结构也方便把最新技术不断加入到课程的教学中来,以满足学生对新技术的追求。
在教学内容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后,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大,要求学生更加认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否则可能出现“坐飞机”的情况。因此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非常重要。为提高这一能力,我们授课组的教师一方面努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采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精心组织教学,设计出提问,讨论,课堂调查、小测验,写小论文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让整个教学过程既充实又有趣。
2、实践教学。实验教学侧重于对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理论教学的主要补充,它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这一
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我们把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验、选做实验、仿真实验、课程设计等多个层次,结合课外科研训练实践、四川省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高水平的实践环节,从而将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