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印度大学附属制对我国独立学院的启示(1)(2)

2018-01-11 01:16
导读:二、印度大学附属制分析 印度独立后,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印度高等教育的评价,各方人士见仁见智。一般而论,印度大学附属制对印度高等


二、印度大学附属制分析

印度独立后,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印度高等教育的评价,各方人士见仁见智。一般而论,印度大学附属制对印度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以下两大贡献。

第一,推进了印度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1947年,印度独立后,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印度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世界范围内也极为罕见。尽管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对印度高等教育扩张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但事实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给印度的经济、科技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之成为科技强国和人才储备大国。目前,各大学所属的附属学院共有000余所,平均每所大学拥有附属学院几十所甚至上百所。这些附属学院像满天繁星散落在印度各地,使边远的山区学生也能方便入学,节省上大学所需的费用。这些附属学院招收了大量的学生,满足了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使印度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目前,纳附大学容纳了全印度高校在校生的90%,其中参加外部考试的附属学院学生占在校生的85%,附属学院占据了全印度高等教育中89%的本科生、66%的研究生和82%的教师。如果没有众多的附属学院,单凭其他大学与纳附大学学院吸收如此众多学生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节省了大量的公共高等教育经费,使国家把资金集中投向一批重点建设大学。印度的高等院校共分为五类:综合大学、准大学、国家重点学院、研究院、综合大学附属学院。大学拨款委员会承担了中央直属大学和“准大学”的全部费用,这些大学的学费很低,并由国家提供助学金。而约四分之三的附属学院是私立的,各邦提供很少的经费与助学金。印度高等教育经费预算占整个教育预算的三分之一,而高等教育经费绝大部分都投入了重点建设大学。政府创办的以印度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学院,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有几个重点学科如计算机研制和软件开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印度每年可向世界各国输出20万名IT人才,美国硅谷的高级精英很多都是印度精英。可见,没有国家的重点支持,没有众多的附属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支撑,也很难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然而,世界高等教育专家及印度一些学者对附属学院也是毁誉参半。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管理体制上看,大学对附属学院的管理缺位,大学与附属学院存在管理冲突。严格地说,附属学院只是大学的一个教学点,缺乏大学的传统与氛围。一所纳附大学往往有几十所甚至几百所附属学院,大学根本无法对附属学院实施有效的管理。即使大学校长真的要到每个学院看一看,恐怕也需要一两年时间。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大学被迫接收一些不符合办学标准的学校为附属学院。一些高等教育机构为了生存与发展,总是想方设法通过不同的手段要求大学降低标准,接纳不合格的学院成为临时性附属学院。而这些学院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条件长期达不到要求,大学只有通过外部考试来约束附属学院。大学力图控制附属学院的办学活动,而附属学院尽可能争取各项权利。由于大学控制了课程标准与考试要求,附属学院在教学方面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扼杀了附属学院办学的积极性。附属学院的管理理事会在教师聘任、教学设备购置等方面与大学讨价还价,双方办学理念、办学行为的冲突不利于附属学院的发展。

其次,从办学水平来看,附属学院教育质量较低,声誉不佳。目前,一些学者把印度大学文凭贬值、大学生失业等问题归咎于大学附属制度。甚至有人“把附属制看做是印度高等教育的祸根,认为印度的整个高等教育几乎全部在装备落后、师资匮乏的附属学院进行”。附属学院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规模偏小,被称为“生产学位的作坊”。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曾把本科学生数少于400人的学院和学生数少于200人的2年制附属学院称为“病态学院”,认为这类学院难以进行有效教学。由于文凭含金量降低,社会上用人单位对附属学院毕业生往往缺乏信任,认为其毕业生知识陈旧过时且无一技之长,其失业并非是无岗位的失业,而是缺乏工作能力。
上一篇:整合社会资源 加强校地合作 提升高校竞争力(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