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1)

2018-01-11 06:06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1)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和教师发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和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结合点,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前提。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此,就如何钻研教材,处理方法,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谈谈我的看法。一、 精心创设求知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因,而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一节课的情景的设计,巧妙引入,精心设疑是激发兴趣的动力。创设情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巩固学习兴趣的保证。1、 新课引入,要力求新颖、精炼,富有创造力“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特别是对于数学课,学生往往认为内容抽象枯燥,刚上课情绪难以稳定。新课要想及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设计好新课的导入。导入的形式虽然灵活多样,但不管是激情导入,问题导入,还是以小故事导入,都应力求新颖、精炼,富有诱惑力,目的要创设出最佳学习新课的情境,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很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比如“教相似三角形应用”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你能不爬高,测出操场上的旗杆的高度吗?你能不砍树,测出大树的树高吗?你能不过河,测出河的宽度吗?”学生会被这三句精妙的反问句的势“镇”住,一双双目光凝视着老师。于是老师便可带着微笑婉转的导入新课。又如:讲“一元一次方程”时,可组织学生这样导入:师: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想一个数(不要说出来),把这个数除以2,再减去3,然后把这个运算结果告诉我,我可以猜出你所想的那个数是几?”学生甲:得数是6 师:你想的数是18 验算:18/2-3=6学生乙:得数是0 师:你想的数是6 验算:6/2-3=0学生丙;得数是-7.5 师:这个数是 -9 验算:-9/2-3=7.5师;同学们一定希望知道老师是怎样把你脑子里想的数算出来的。从这个游戏引入新课,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采取游戏的形式,一方面,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可消除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的感觉,当他们对一节课局部兴趣转化为对整个数学持久兴趣时,学生的学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所谓的“差生”也会由“厌学”变为“想学”到“乐学”了,学生一旦有兴趣于数学,他们就会想办法去接近它,认识它,获得它,对它产生愉快的情绪。有了这样的心态做前提,教师付出的和以前一样的劳动,获得的却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像以上的引课,给学生新奇的感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欲求知识的真谛,教师就可以来个顺水推舟,开始新课的学习。2、 教授新课要风趣在教学中,除了注重从复杂问题中归纳出内在的规律,从而使知识简化,通俗化,同时,还应注意教学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二次函数y=ax2 bx c中a、b、c的符号判别,c的判别要看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是在x轴的上方还是下方,a的符号要看开口向上还是向下,而b呢?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a、b同号(简写左同),在y轴的右侧,a、b异号(简写右异),于是得出a、b的符号规律“同桌(左)友(右)谊(异)”这样合用谐音,大大的增强了课堂气氛,于是老师又说了一句:“如果谁要是把a、b的符号弄错了,谁就没有‘同桌友谊’。”于是学生大笑起来,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了新授知识,并且得以巩固。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论科学课程的社会建构观——国外科学课程研究的最新发展
    上一篇:浅谈教育改革中专业课青年教师的塑造与培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