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研究(1)

2018-01-12 04:3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研究(1)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是教师,核心在于教师的
摘 要: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是教师,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的表层上,缺乏对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方面的深度挖掘。因此,探索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特点,前瞻发展趋势,具有指引和导向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特点与趋势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当前职教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旨在通过对教师专业意识的养成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来促进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其职业地位。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变革,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个内涵不断获得丰富和充实的过程,也是不断从专业不成熟逐步走向专业成熟的动态生成过程。近年来,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践中,深切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保证,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
一、概念演变——从“教师培训”到“教师专业发展”
以往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培养基本上是承袭普通教育的模式,把教师固化为一个静态完成的培养目标,不能够看到教师在他的专业成长中的不断追求及其意义生成过程,也未能从长远对教师的成长提供具有可能性选择的价值指导。鉴于此,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在教育研究中逐渐以专业发展代替教师教育或培训。近年来,又从人力资源管理中引进“生涯发展”的概念,丰富和充实了“教师培训”的含义。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伴随着这一进程,也不断在原有基础上拓展了它的内涵。可以说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上既注重了社会学维度上的培养要求,使教师成长为专业人员,并获得社会认可的价值,又兼顾从教育学维度上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后者从“生涯发展”的角度,指出教师在其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整体发展的各个层面上因不同追求而不断成长的过程。由此可见,从“教师培训”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转变,强调的是高职教师——这一特殊专门职业的从业者,在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并强调从适应岗位的要求或具备一般的工作胜任能力到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自主发展、提高其工作动力的转变过程。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目标取向——从“经师”到“双师”
这里的“经师”特指具有一定资格从事文化课或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传统意义上的高职教师教育或培训基本上模仿普通教育的形式,反映在培养目标和人才的规格上,囿于强调理论知识和一般技能的养成,培养的是只会讲知识而不能有效运用知识的“经师”,只懂理论不懂专业技术和行业发展情况又客观上承担着教师角色的人,有的教师虽有专业基本技能却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在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上无底蕴可言。总之,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或培训体系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缺乏对职业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也缺乏一个科学、规范的课程培养方案,社会系统也未能通过教育机制对未来新教师提供明确的专业或行业发展要求的指导。正因为以往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偏狭,导致培养的教师质量和整体素质不能充分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对教师提出的基本标准及要求,教师自身的专业现状与之形成明显的悖论。教师专业发展期待教师专业素质或职业素养有一个现实的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呼之欲出,成为新型职教师资的基本形态。
三、知识基础——从学术性知识到实践性知识
在过去的高职教师教育或培训中,注重的是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技能及策略的传授,教育或培训旨在让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各种与专业有关的现成知识,教师专业的发展异化为教师简单为获得新知识、技能而学的过程。教育或培训这种外在的塑造形式僭越了教师主体的个人需要,在现代性的教师教育的技术生产过程中,企图通过专业或行业的标准规范,批量制造模铸的具有教学能力的人。这样的教师专业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学术性知识和技能的增量,却未能有效调动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机械的培养机制和固化的课程内容难以在本可以生动的教育场景中生成其丰富的意义,僵化的教育方式又让教师脱离了工作的现场一味去寻找专业成长的感觉。与强调学术性知识的获得性不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逐渐回归对教师个人知识的重视,这里的个人知识倾向于是一种在特殊活动中通过体验、理解、感悟所形成的实践性知识,它包括了个体经验,又超越了个人因循守旧的观念,而走向对自身实践行为的反思。因此,这里的实践性知识渗透了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表现为他们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能理性判断和选择的主体作为。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不同于理论之知,也有别于技术之知,它完全内在于自身的理性反思判断力。教师成长需要的是这样一种实践智慧,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行动研究来不断发展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关于自我的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及批判反思的知识。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