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2)
2018-01-12 05:15
导读:(三)对专业培养目标缺乏认识 不少学生入学选择旅游专业是凭当导游、到处旅游能开眼界的感觉,入学初期他们对旅游行业的职业范围及行业服务性质
(三)对专业培养目标缺乏认识
不少学生入学选择旅游专业是凭当导游、到处旅游能开眼界的感觉,入学初期他们对旅游行业的职业范围及行业服务性质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他们无法将“旅游产品”与为客人提供周全的服务联系在一起。而临近毕业,对从事服务行业工作难以接受、不是自己想象。
笔者曾对04届专科毕业生择业去向作过调查,毕业生中真正愿意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只占46%。对该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两年以后仍继续留在本行业工作的不足20%。学生就业不看好旅游行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学校教育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旅游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旅游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几乎是直接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课程结构不尽合理,重点不突出,内容交叉重复;理论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人文知识等各部分的比例结构不尽合理。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的缺失、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定位,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因自身知识结构不完善或实践能力不足而缺乏自信或引起困惑。
(四)社会因素影响
一是社会上对旅游服务的认识不到位。对专科旅游教育而言,是培养旅游行业应用型、技能型的基层服务和管理人员,作为服务员必须恭恭敬敬地为客人服务,对客人要尊重,这是社会角色的规定。但有相当一部分人(也包括一部分毕业生)曲解了旅游行业服务员与客人之间这种角色关系,他们认为服务工作就是“伺候人”的工作,导致很多学生到旅游业就业心存疑虑。
二是从旅游行业主体看:
第一,薪酬不高。在现今社会,薪酬的高低不仅在物质上给大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消费能力,而且成为体现大学生个人价值的指标。据笔者初步了解,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企业为毕业生提供的福利主要是平时的劳保用品,对于他们急需的且本应享受到的医疗、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却不愿意缴纳,即使缴纳标准也较低,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第二,由于受传统招聘观念的影响,目前很多旅游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且要有标准的身高和出众的体形容貌,这就人为的给广大“相貌平平”的专业毕业生产生就业应聘的心理障碍。三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服务行业,工作世界纷繁复杂,这对于阅历尚浅、人生观尚未完全确立、鉴别和抵御能力差的毕业生来说,在心理上无法适从,由此引发心理问题。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及对策
浅谈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