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实现大众高等教育途径的探讨(1)

2018-02-05 04:27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实现大众高等教育途径的探讨(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内涵,介绍了美、英、日三
摘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内涵,介绍了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实现大众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观点,并具体探讨了实现大众高等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众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途径探讨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2001年,全国高校本、专科在校生已达1300万人;2002年高考入取率达到5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14%,距离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只有一步之遥,几年前看似遥远的大众高等教育即将在我国得以实现。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tin·Trow)教授于1973年首次提出的。马丁·特罗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史实出发,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三阶段论”,概括了高等教育在阶段转变中所出现的量和质的十一个方面的变化,综合分析了西方不同学派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所持的不同发展观,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所面临的两难问题。
“三阶段论”的主要观点有:①高等教育发展分为“精英阶段”、“大众阶段”和“普及阶段”这样三个由低向高的发展阶段是现代社会的普遍趋势和共同规律;②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变,是个逐渐发展的渐变过程;③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是互相联系的,最重要的不是财政的或学术的问题,而是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责任之间、学术的自由与社会的贡献之间如何平衡的政治问题。
“三阶段论”依据高校在校生人数占同龄(18岁~22岁)人口中的比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毛入学率来划分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毛入学率低于15%时为“精英阶段”,15%~50%时为“大众阶段”,大于50%时为“普及阶段”。
高校在校生是指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生、成人高校本专科生、军事院校本专科生、学历文凭考试在校生、电大注册视听生(计算人数时乘系数0.3)和自学考试学生(计算人数时以毕业生人数乘系数5)。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二、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
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步入了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在先期实现大众高等教育的国家中,美、英、日三国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步最早,市场化程度高,高等教育机构也比较多样和均衡;英国高等教育坚持以国家办学为主的路线,私立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分量微乎其微;日本则走典型的私有化模式。研究三国实现大众高等教育的进程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途径和方法不同,但是,三国在大众化进程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大众化的重点均放在非正规普通大学教育上,而没放在全日制的普通大学系统。
譬如美国,纵观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其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重点既不是放在研究生教育上也不是放在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上,而是放在公立的初级学院。有资料统计[1],1900年美国高等院校为977所,1940年上升为1800所,在校大学生数也相应由23.8万上升至150万,增长了6倍多,其中两年制学院学生数增长的特别快,从100人上升到15万人;至1994年,二年制学院学生又增到565万人,增长了几万倍,同时,四年制院校学生人数增长近30倍,研究生人数增长281倍,但是后两者都没有前者增长的速度快。1994年,两年制学院学生、四年制学院学生和研究生的比例为1:1.25:0.29。由此可见,美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向大众化进军的过程中,普通本科院校和公立初级学院都在扩张,但是公立初级学院的扩张速度远远超过了普通本科院校的扩张速度。
纵观英国的发展可以看到,英国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展的重点是放在非传统型大学系统上,如多科技术学院、新大学、继续教育院校等,这些学院、院校皆成为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有资料显示[2],1970年至1990英国非全日制大学的学生数年均增长率为4.7%,而同期的全日制传统型大学学生数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1%,非全日制大学的学生数的增长速度是全日制大学学生数增长速度的2倍。
上一篇:国际职业教育的历史走向与面向21世纪的广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