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心理不成熟走向心理成熟的快速发展期,同时也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多发期。本文指出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而社会工作的介入则是其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 学校社会工作 个案工作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238-02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不成熟走向心理成熟的快速发展期,同时也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多发期。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在学业竞争、情感困扰、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显严重。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而社会工作的介入则是其有效方法之一。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入校初期的不适应性
大学生在中学时代,为了备考、迎接大学入学的选拔,大多数学生都埋头于书本、沉溺于题海之中,生活上则是由父母的全程照顾。而远离父母、进入校园后,个人的一切包括生活上的开支、日常的起居、学习和休息都要求独立自主,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能自立、自理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不适应,心理上出现抑郁、焦虑。
(二)学业上的困扰
走进大学,意味着学习又从新的起跑点开始了。然而,有些学生走进大学后,认为自己上大学的目标已经实现,应该歇一歇、停一停了。因此,他们没有了目标,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学习动力,沉浸于玩乐之中。而当他们醒悟过来的时候,学业已经被耽搁了,由此而陷入苦恼。其次,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的学习方法有所不同。而有些学生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没有及时调整学习的方法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而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不适。此外,有的大学生在中学求学期间是班上学习的尖子,但进入大学后,他们在新的群体里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