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适量引入。学科教学中引入教学相关的事件、人物进行德育教育是必要的,通过史实、数据的补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达到德育的目的,但是每节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引入相关德育内容时要适度,否则学科教学会受到影响,德育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的深入要借助于教学手段的进步要提高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也必须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教具才易于渗透观点,激发情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挂图、投影、幻灯片、电视录像片、多媒体等,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直观教材。在数分钟内,可以跨越时空,沟通情感,教育效果大大超出教材要求。通过史实的再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相关风景图片的展示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缪克成.德育工程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4.
周礼忠.简论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原则.学科教育,1998,(01).
曹艳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黑龙江教育,2002,(11).
肖川.教师的课改意识.宁夏教育,2006,(01).